大河网讯 急性白血病老年患者增多?哪些症状需要警惕急性白血病侵袭?近日,河南省肿瘤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尹青松教授为大家解答。
急性白血病
挑战老龄健康
白血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其中急性白血病又进一步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AML是由骨髓中异常成髓细胞的分化阻断和克隆增殖所引发。相较于ALL更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AML则主要高发于老年人,中位发病年龄约为68岁。据统计,我国AML的年发病率约为1.62/10万,占白血病发病率的58.7%,位居各类白血病之首,且其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在儿童和成人中均有可能发生。
在老龄化和人均寿命延长的背景下,老年白血病给健康老龄化带来新挑战。尹青松表示,20年前,我国AML患者主要以年轻人为主,但如今老年患者日益增多,这与发病与人造血系统老化有关。随着人口老龄化,包括AML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内的部分白血病类型患者数量大幅增加,这一趋势愈发明显。
出现长时间低热、不明原因出血等症状
应及时就医检查
“急性”意味着这种类型的髓系白血病扩散迅速,需要立即治疗。AML的初期症状与其他一般疾病相似,包括体重减轻、疲倦、发热、食欲不振、盗汗以及更易出血或出现瘀斑,这些症状容易被忙碌的年轻人忽视。
针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尹青松教授提醒市民,过了50岁后应每年进行一次常规体检;若发现自己有长时间低热、体重下降、不明原因的出血或贫血表现(如头昏、乏力)时,应及时就医检查;同时,应尽量避免可能导致AML或白血病的因素,如不规范用药,如需用药应在执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靶向与传统疗法组合方案
可提高白血病根治率
一提起白血病,很多人都非常害怕,随着医学进步,白血病的治疗手段有哪些变化?尹青松介绍,2017年以前,治疗主要是放疗、化疗和手术等传统方式。但2017年起,AML领域出现了新的靶向药物。国内于2021年批准了吉瑞替尼等靶向药物,口服小分子靶向药物结合干细胞移植、化疗等组合治疗方案,极大地改变了患者的治疗格局,化疗不再是唯一治疗手段,移植也并非所有患者的唯一根治手段。小分子靶向药物与化疗或移植的组合使得更多患者有望实现根治,治疗代价降低,生活质量提高。
尹青松强调,AML的治疗目标是根治,对于低危患者,目前主要选择化疗以尽快实现根治;对于中高危患者,移植是唯一的根治手段;而对于年龄较大、有基础疾病或对强化疗不耐受的患者,目前推荐以靶向治疗药物为主,旨在控制病情、延长生存期并改善生存质量。(遥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