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今日热点

多个罕见并发症,全身5次换血……16岁癌症少年能否闯过这一关?

2024-07-17 20:33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当“熊猫血”、分化综合征、咯血、毛霉菌感染等让治疗难上加难的名词,发生在16岁少年身上;当“特别重,任何一个症状都可能随时要命”成为他的真实写照时……是命悬一线,更是“抢人大战”。

万一得了白血病,最好是M3

血液病圈里有句话:万一得了白血病,最好是M3。

M3,学名叫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这种疾病多发于中青年人,早期出血风险和死亡风险极高,如果不治疗,患者生存期不超过3个月,曾被认为是最凶险的白血病之一。

随着医学的进步,该病虽然治愈率显著提升,完全缓解率高达90%~95%,成为可治愈的白血病的典范,但仍然会有5%-10%的患者出现早期死亡。

而小安(化名)是幸运的,但同时也是不幸的,因为他患上了M3,还遇上了急、难、危、重同在的情况。

“特别重,任何一个症状都可能随时要命!”

2023年年底,小安身上出现瘀斑,着凉后发热、咳嗽咳痰,随后病情迅速恶化。2024年1月23日,情况急转直下的他,被紧急送往河南省肿瘤医。那时,“特别重,任何一个症状都可能随时要命”就是他的真实写照。

小安被高度怀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于是,该院血液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周可树为其办理了急诊入院手续,并开启绿色通道,第一时间为其做了骨穿。而细胞室、中心试验室争分夺秒,当天下午即明确诊断为M3型。

当时,小安的出血症状已十分严重,随时有自发性内出血甚至脑出血的可能,CT显示肺部感染也很严重。而周可树还发现,小安是Rh阴性血,也就是俗称的“熊猫血”。为让小安尽快输上血,周可树第一时间与输血科沟通,该院输血科副主任邵树军与各地血库协调,做好了一定量的储备。与此同时,护理团队也给予一级护理。

治疗正式展开,各种成分血、止血药及抗感染药物大量派上用场,可小安不仅有出血情况,还出现了分化综合征,这是M3早期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且伴随感染加重,病原菌检测更是被查出了致死率极高的毛霉菌感染,重症感染再加上DIC状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导致的咯血,在双路吸氧情况下,他的指脉氧依旧维持不到75%(正常人≥95%),甚至跌到了30%。

24天“抢人大战”,全身换了5次血

会诊后,小安转入重症医学科ICU继续治疗。徘徊在生死边缘的他不断被宣告病危,他的家人以泪洗面,几乎失去了希望。

“当时我的想法就是,一定要把他救回来。”周可树说。

为此,医护团队更换治疗方案,全面升级抗感染方案,大量的抗感染药、化疗药、止血药以及成分血准确无误输入小安体内,四路液体昼夜不停地运转。而此时,所有医护人员都为这个16岁的大男孩捏了一把汗,谁也不知道他能不能迈过这个坎。

终于,小安的病情迎来转机,他的原发病好转,指脉氧指数上升。从2月4日转回普通病房治疗,到2月15日骨穿提示原发病完全缓解,再到CT复查提示:肺部感染较前好转,血象稳定……终于,小安闯过了这一关。

24天的“抢人大战”,小安累计输冷沉淀119袋、血浆45袋、血小板18袋、红细胞7袋,共计约2万毫升的成分血,相当于全身的血被换了5次。

医护战胜了死神,小安战胜了病魔。这场生命救援的背后,是河南省肿瘤医院完善的救治制度、分秒必争的绿色通道、医技科室的加班加点,也是周可树团队的精湛医术和强烈责任心。

从闯关成功至今整整半年过去了,小安已经完成了所有静脉化疗周期。据了解,现在小安只需要在家口服药物维持治疗,如果两年内不复发,他就可以彻底停药了。

责任编辑:陈梦伊  审核 :阎乃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