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清明:气清景明养心性

2024-04-03 07:1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伴随着纷飞的梨花,清明已近在眼前了。“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此时节,阳光明媚,草木发华,百花千卉共芬芳,万物去故而从新,呈现出清净明洁的状态。

  既是节气,又是节日

  今年4月4日,当太阳到达黄经15度,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清明就到来了。

  在二十四节气中,清明是唯一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特殊存在。节气是时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某种风俗和纪念意义。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这是作为节气的清明。清明节气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交节时间一般在公历4月4日至4月6日之间变动,以4月5日最常见。古人把清明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三候虹始见。清明节气之后五日,白桐花绽放,清芬怡人,香飘四野;再五日,田鼠因烈阳之气渐盛而躲回洞穴,喜爱日照之暖的鹌鹑鸟多了起来,意指阴气潜藏而阳气渐盛;又五日,雨后的天空常常可以见到彩虹。此时节,天朗气清,新绿葱葱,娇蕊争芳,春和景明。正所谓“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此时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北方旱作和江南早、中稻进入大批播种的适宜季节,农人们纷纷挽起袖子,卷起裤管,下田抢晴播种,大江南北到处是一片春耕繁忙的景象。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作为节日的清明。清明与春节、端午、中秋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可见它在国人心中的分量。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祭奠扫墓、追思先贤,是中华民族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文化传统。“一杯杏花酒,满盏思故人”,为先人添一抔新土,祭一枚新枝,斟一杯水酒,寄一份哀思,是中国人祭祀特有的方式。《岁时杂记》曾载古人祭祖盛况:“北人皆以此日扫祭先茔,经月不绝。”《梦粱录》记载:每逢清明“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墓,以尽思时之敬。”时至今日,每逢清明,人们不仅祭奠逝去的亲人,也以各种形式缅怀英烈、致敬英雄,追念先辈、感悟精神,清明寄托了人们的哀思,也承载着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的重要使命。

  其实,“清明”最初只是一个节气的名称。在数千年的历史流变中,清明融汇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内容,杂糅了多地多种民俗为一体。寒食节一般在清明前一两日,这一天人们要禁烟火、吃冷食,扫墓祭祖;上巳节俗称“三月三”,这一天人们会结伴去水边沐浴,意在洗去一年的晦气、祓除不祥,即为祓禊(fúxì)。由于上巳、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唐宋以后,清明节逐渐融合寒食祭祀、上巳游春等节俗,传承至今。

  清明节是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也是一次宣泄哀伤的机会。中医认为,清明祭扫,怀旧悼亡,有利于疏泄情志、消除不良情绪,促进心理健康。但对于失去至亲的人,此时容易触景伤情,特别是老年人,可能会有较大的情绪波动,家人要注意多陪伴,帮助老人疏缓情绪,切忌悲伤过度,以免影响身心健康。

  游春踏青,折柳祈福

  清明是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的欢乐节日。把祭扫与游玩结合起来,彰显了清明丰富的内涵——生者与逝者、哀伤与欢乐,看似相悖,此时却得到了和谐统一,昭示出清明“追思先人,勿忘生者”的本质。

  明代《帝京景物略》记载了祭扫与郊游并行不悖的情形:“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拜者、酹者、哭者……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古时人们在坟前哭祭完毕,找个好地方,摆上酒菜野餐,喝酒赏春甚至都喝醉了。在古人看来,祭扫是对逝者的告慰,踏青则属于生者的美好,向死而生,方是清明。

  唐代诗人白居易说“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清明时节,惠风和畅,万物欣荣,在这样的春日,人们呼朋引伴,或老少同行,或男女相伴,徜徉在春风里,一起走向原野、亲近大地、回归自然、拥抱春天。

  早在唐宋时期,人们就极爱春游踏青。“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唐代诗人杨巨源道出了当时春游赏花的火热场景;宋代程颢则在《郊行即事》中说:“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提醒人们莫要乐而忘返。

  “忽见家家插杨柳,始知今日是清明”“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是处插垂柳,院宇深深绿翠藏”……古时清明郊游,流行采回花草插于门上、头上,尤以插戴柳枝为多。《岁时杂记》记宋代风俗:“家家折柳插门上,唯江淮间尤盛,无一家不插者。”自古以来,柳枝就被视为驱邪辟祟的象征。清明祭祖、扫墓,俗信认为会有邪祟出现,为防邪气侵扰,人们选择插柳于户、戴柳于首。柳为春季应时嘉木,得春气之先,它是生命力量的象征,古人墓地一般都种植柳树。由于扫墓折柳的人太多,宋人有诗劝告“莫把青青都折尽,明朝更有出城人”。

  除了踏青郊游,全国各地还有拔河、荡秋千、打马球、植树、斗鸡、放风筝等一系列民俗和游春活动。其实,这些民俗和游春活动某种程度上正合中医养生之道。中医认为,清明万物生长,阳气升发,人体应该借助这一自然特点,重点养阳,养阳的关键是宜“动”忌“静”。春天郊外踏青,可以使人体全身的经络得以舒缓放松,达到舒筋活络之效;行走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可以使人减轻压力,心宁神安,让人放慢心跳和呼吸,对心肺大有裨益;户外散步、踏青等活动较为柔和,可以清净心气、畅达心境、怡养心性,有助于人体肝气疏泄,阳气生发,肝开窍于目,肝气越旺盛,目也就越清明。

  寒食冷餐,食用有度

  除了祭扫、踏青和插柳,清明节还有吃寒食的习俗。寒食,一般指不用生火就能吃的冷食。古时人们祭祀祖先时会做一些糕点,待祭祀完毕后食用。后来,各地慢慢形成了自己的习俗。如今,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例如山东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可以使眼睛明亮。在北方,寒食有蒸面燕、馓子等,而在江南一带,寒食则一般是青团、艾青饺一类的食物。

  “三月里寒食又清明,燕燕钻满圪枣林”。在山西等地,清明前后流行节俗食物“寒燕儿”,即用白面捏成小燕子,缀以高粱粒点睛,燕子口衔一截“绿柳枝”,栩栩如生。“寒燕儿”也叫“子推燕”,起源于春秋时期“介子推绵山焚身”的民间传说,人们扫墓时用以祭奠先祖,以表追思。同时,“寒燕儿”又有迎春纳祥之意,它的嘴朝上张开,寓意将小孩子的病都给衔走。

  在南方,盛行青团和各种粑、粿,无论馅料是荤是素,外表都用艾草等染绿,应和清明之“清”。青团又叫清明果,古时用作祭祀,如今成了一道春天的时令点心。千百年来,青团的外形一直没有变化。每到清明,江南许多人家要做青团,剪艾草、煮青、捣青、和粉、裹馅、蒸熟……作为“春季限定”,青团油绿如玉,透着清淡植物香气,蒸熟后香糯可口,有人说这是“把春天揉进粉里、吃进肚里”。

  从中医养生的角度看,清明吃冷食对于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有一定帮助。中医认为,由于春天阳气不断升发,到清明节气容易出现肝气偏旺而阴气不足的情况,阴虚体质的人群容易出现头痛、眩晕、视物模糊等不适,此时适当吃冷食有助于防止肝气升发太过,但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冷食。以青团为例,青团的主料是糯米,相对不好消化,对于肠胃不好的人来说,吃冷青团不利于消化吸收,容易损伤肠胃。此外,现在许多人做青团时会在里面加入肉馅,这也会加重肠胃的负担。清明时节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变化大,人体肠胃比较敏感,尤其是那些有慢性胃炎、胃溃疡的人,多吃寒凉的食物可能引发疾病,因此,清明前后还是要少吃寒食,尤其是青团这种食物,最好加热之后再吃,以免损伤肠胃。

  中医建议,清明时节饮食还需要遵循“非时不食”原则,就是多吃应季的蔬菜,如韭菜、荠菜、香椿、菠菜、芥蓝、芹菜等,同时可适当食用一些如红枣、枸杞、豆制品等补血养肝的食物。踏青和祭祀期间,应多喝水。清明节后进入暮春,气温升高,人体阳气升动而向外疏发,气血运行波动较大,故应慎食“发物”,以免诱发旧病宿疾或过敏性疾病。

  又是一年清明时,杨柳依依道春意。最美人间四月天,愿我们尽享温暖春光和旖旎春色。

责任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