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今日热点

颅脑海绵状血管瘤:一种潜在的疾病

2023-12-15 10:26 来源:河南省健康中原服务保障中心

  一位24岁花季少女工作中突发偏瘫,紧急住院检查发现一侧大脑出血,经保守治疗病情逐渐好转,临近出院时瘫痪突然加重且不能言语。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马春晓医师团队会诊了患者,经过详细阅片及查体后最终诊断为功能区海绵状血管瘤(CM)反复出血导致病情反复。虽然病因找到了,但患者家属仍焦虑不安。他们的问题集中于以下几点:海绵状血管瘤是肿瘤吗?会遗传吗?手术安全吗?患者还年轻,瘫痪失语能恢复吗?

  颅脑海绵状血管瘤是肿瘤吗?遗传吗?

  其实脑海绵状血管瘤(CM)为边界清楚的良性血管错构瘤,由不规则厚薄的窦状血管腔道组成,并非真正的肿瘤。脑海绵状血管瘤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发病率在0.16%~0.5%,占脑血管畸形的5%~10%,常见于40~50岁成年人,女性多于男性。颅脑海绵状血管瘤的主要病因是先天性的血管畸形。这些畸形可能由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其中,约20%的脑内海绵状血管瘤具有遗传性或家族性,有阳性家族史,通常表现为多发性病变。因此,家族中有相关病史的人应特别注意。

  颅脑海绵状血管瘤主要症状有哪些?

  颅脑海绵状血管瘤的症状因其所在部位、大小及出血量而异。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癫痫、视力障碍等,这些症状通常是由于肿瘤占位效应或出血引起的。如果肿瘤位于重要功能区,如语言、运动等区域,则可能引起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

  怎样明确有无颅脑海绵状血管瘤?

  颅脑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主要依靠医学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这些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形状,以及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同时,医生还会进行血液检验和脑电图等检查,以评估患者的病情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确诊后有哪些治疗方法?

  颅脑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显微手术切除等。如果病变是偶然诊断的并且没有任何症状,无论位置如何,只需要保守治疗,并每年行颅脑 MRI 检测来评估病变生长情况。但如果患者出现头疼、癫痫、肢体功能障碍、甚至引起意识改变,就需要外科手术进行干预了,手术全切是可以达到治愈效果的。对于非功能区CM,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手段,但对于功能区CM的手术时机和策略,需要由经验丰富的手术团队去把控和完成,同时需要患者和家属的理解和配合。

  这名患者的“海绵状血管瘤”位于左侧大脑控制肢体运动和语言的功能区域。如果不及时手术必然导致患者肢体活动及语言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对手术医师来说同样面临挑战,手术要求术者同时具备微创神经外科及功能神经外科理念,也就是说,手术不仅要切除病变,还要保护重要的运动和语言功能区。马春晓医师团队充分评估了病变的位置及周边重要的脑功能区,借助于导航技术、神经监测及术中超声等多种病变定位技术精准地切除了大脑功能区的罪魁祸首,并保护了运动和语言功能。术后这位花季少女的肢体运动和语言功能快速恢复,患者及家属也流露出了久违的欢快心情,每天都有肉眼可见的康复效果。患者出院时已能完全独立行走及无障碍语言交流,现已完全康复并重回工作岗位。

  提醒大家,年轻人如出现癫痫或肢体不适时,及时就诊检查,如果发现颅脑海绵状血管瘤,需积极规范治疗,大多可以治愈。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保持良好的心态等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作者: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李军涛)

责任编辑:陈梦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