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今日热点

信阳患者“重生”后手写感谢信 见证河南医疗救治省市协同作战的力量

2020-02-19 09:16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最可爱的人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现在大疫当前,最可爱的人当然是我们亲爱的白衣天使们……”

  这是信阳市首例新冠肺炎运用体外膜肺氧合并成功撤机患者在2月17日一笔一划写下的感受。

  从严重呼吸衰竭、意识模糊到现在的提笔写字,他“重生”的经历再次见证了省级专家组技术与地方医护团队完美融合、协同作战的“战绩”。

  2月2日晚,他的记忆是模糊的。因新冠肺炎导致严重呼吸衰竭、重度呼吸窘迫综合症,他全身紫绀,意识模糊,血氧饱和度只有20%,心率孱弱,心脏随时可能“罢工”。

  信阳当地医护团队立即为其行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生命体征虽趋于稳定。但第二天其血氧饱和度仍趋势微,床旁胸片提示:双肺弥漫性的渗出。

  患者生死游离之际,当地医护人员立即向省级专家组发出了会诊请求。经省级专家组远程会诊,结合患者病情,专家组建议运用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当天15时30分,患者接受体外膜肺氧合成功转机后,血氧饱和度上升至99%,脱离了生命危险。

  当天晚上6点多,由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国俊教授、许爱国教授和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中医内科张国海教授组成的第一专家组抵达信阳。其实,当地发出的远程会诊,也正是他们应诊的,随后的治疗中,省级专家节省了对患者病情的了解和沟通,确保了治疗的持续性。这得益于新冠肺炎防控应急远程会商系统的快速和完备特性。

  在随后的几天,针对重症及危重症患者,省级专家与当地医护团队都充分沟通,共商治疗方案,对症调整用药,还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患者病情迅速好转,2月8日,患者成功撤掉体外膜肺氧合。

  省市专家协同作战已经体现在河南战“疫”的方方面面,纵观全省各地,各个医疗机构间协同作战能力都是拢指为拳。

  在驻马店,由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内科李素云主任、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忽新刚主任、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余祖江主任组成的专家组与当地医务人员齐心协力开展救治,中医药的协同力量也同样显著。一位重症患者,淋巴细胞已降至0.12,给予重剂量的中药后,淋巴细胞指标上升至0.67,病人病情也相对平稳。

  两天时间,在南阳市中心医院、南阳医专附属医院,通过远程会诊方式,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张晓菊与同组的郑大一附院重症医学科冯敏主任、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中医内科何延忠教授,会同当地医疗救治组成员,共同会诊了8位复杂病情患者。

  在平顶山市传染病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孙同文主任、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重症陈卓昌主任、河南省中医院中医内科马纯政主任组成的专家组,会同当地专家医护团队详细梳理患者病史,结合相关检查报告综合判断病情,每个细节反复商讨,制定了一个又一个最符合患者身体状况的治疗方案。

  走访浚县人民医院、淇县人民医院、鹤壁市第三人民医院、鹤壁市人民医院……业务指导、意见收集、经验推广,河南省胸科医院呼吸内科孙芳主任所在的第11专家组还有河南省人民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邵换璋主任、河南中医药大学一附院中医内科刘志斌主任,他们快马加鞭地又赶往濮阳,对基层反映的在诊断和治疗上遇到的难题,从专业上进行手把手指导。

  协同作战的力量还在扩散,这些冲锋在一线的“战友们”直言,合力之下,更有信心取得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张黎光文晓欢)

责任编辑: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