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中国健康生活方式大会指出,低骨量人群是潜在的高危骨质疏松患者,由骨量丢失引起的骨质疏松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专家呼吁,要像重视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一样,重视由低骨量引起的骨质疏松及骨折风险,加强对骨质疏松症的管理,积极预防骨折发生。低骨量的标准该如何界定呢?低骨量导致的骨质疏松有哪些危害?生活中我们又该如何预防?
目前常用的判断骨质疏松的方法是骨密度测量,大部分医院是利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试,主要测量部位为腰椎、髋关节及腕关节。测量方法比较安全,扫描时间短,辐射量很小,测量时吸收X线的剂量小于拍一张X光胸片,简单易行且无痛苦,检查结果当时就可出来。当骨密度的T值大于-1为正常,T值在-1至-2.5之间为骨量减少(低骨量),T值小于-2.5即为骨质疏松。
那么低骨量和骨质疏松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低骨量人群是潜在的高危骨质疏松症患者,由骨量丢失引起的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大多数人认为随着年龄增加,骨量丢失和骨质疏松是自然现象,不是疾病,也无需防治,因而重视程度严重不足。骨质疏松的危害是很大的,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夏维波表示,骨质疏松症号称“沉默的杀手”,早期症状并不明显,知晓率过低会导致错失早期防治机会,一旦发展为重度骨质疏松甚至脆性骨折,将严重影响个人生活质量,同时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对于低骨量人群来说,应该如何干预才能尽量避免演变成骨质疏松的结局呢?首先,一定要从生活方式干预入手,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充足的营养、规律运动、多晒太阳、适当促进钙的营养和吸收。另外,特别要改变其他不健康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限酒、减少大量咖啡的摄入。同时,为了及时发现低骨量和骨质疏松,从40岁开始每年常规体检时要增加一项骨密度检测。
本文由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伤科副主任医师王琳珏进行科学性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