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今日热点

国家卫健委:肺炎支原体感染一般不会留有后遗症

2023-11-14 07:12 来源:河南商报

  11月1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有关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在会上介绍,随着各地陆续入冬,呼吸道疾病已进入高发季节,多种呼吸道疾病交织叠加。各地要坚持多病同防同治,密切关注肺炎支原体、新冠感染、流感、登革热、诺如病毒感染等的流行情况。

  肺炎支原体感染和普通流感有何区别?

  近日,“肺炎支原体感染”频上热搜,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介绍,肺炎支原体是我国5岁及以上儿童最主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北方地区在秋冬季流行,南方地区一般是在夏秋季流行。与往年相比,支原体肺炎今年呈低龄化趋势,但病情上无明显加重。

  流感以冬春季多见,往往有流行病学史,以发热、上呼吸道感染起病,随后出现咳嗽加重、呼吸困难和肺部体征,甚至全身症状更重,高热、病程进展快、乏力头疼、肌肉酸痛等表现较明显。肺炎支原体感染也有部分是高热的病人,病程往往进展慢些,但随着病程进展也会出现剧烈刺激性干咳。

  为什么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比例更高?

  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王荃介绍,儿童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高发人群,尤其是5岁及以上儿童,但包括婴幼儿在内的5岁以下儿童也可发病。这是因为——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健全,呼吸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不健全。肺炎支原体本身传播性强,可通过呼吸道飞沫或密切接触传播,而学校和幼儿园人群密集程度较高,病原体容易较快传播。肺炎支原体感染潜伏期相对比较长,通常为1~4周,病原体的携带者、患病者都具有传播性,交叉感染机会多。

  王荃表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不是所有感染肺炎支原体的孩子都会发生肺炎,绝大多数感染者为轻症,只有极少数会发展为重症。一般预后良好,不会留有后遗症。

  今年呼吸道传染病比往年更多?专家:处于正常发病率水平

  童朝晖介绍,根据我国国家流感中心实时监测流感活动情况,我国今年已经进入流感季,目前以甲型流感流行为主,也有乙型流感流行。单核细胞增多症也是儿童、青少年常见疾病,主要由EB病毒或巨细胞病毒导致,疾病呈自限性,发病率并没有比往年增多。

  新冠疫情期间,由于大家采用严格呼吸道防控措施,包括支原体感染、流感等急性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确实有所下降。随着防控常态化,今年这些疾病回归到疫情前的发病率水平属正常,所以大家感觉呼吸道疾病增多了。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国家流感中心主任王大燕表示,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是接种疫苗,通过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有效减少感染、发病和重症发生的风险。

  多重病毒叠加混合感染如何治疗?

  童朝晖表示,甲型和乙型流感,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腺病毒、肺炎支原体等都是冬季常见的呼吸道病原体,有些病原体在人群呼吸道中有一定的定植,所以它可能和人体共存。在冬季气候干燥气温低的情况下,感染人体的机会会增加。因此临床上会出现两种及以上病原体被检出来的可能,但是这种情况还是非常少见,而且它不一定和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

  虽然有些病毒没有特效药物治疗,但是呼吸道病毒的感染有一定的自限性,不需要都进行抗病毒治疗,进行对症缓解症状治疗就能康复。但是对于老年人、5岁以下儿童以及免疫力低下的特殊人群建议即时就医,医生帮助大家判断病情,然后进行相应的治疗。

责任编辑:任昱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