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7月8日,以“质量、创新、跨越”为主题的第六届华中心血管病大会 (2023 C4)在郑州开幕,来自国内外心血管疾病领域大咖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学术前沿问题,助推心血管疾病诊疗水平的发展。
本届大会由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华中分中心、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河南省健康管理学会主办。
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
不健康生活方式为主要原因
心血管疾病是人类健康面临的最大威胁,是健康中国、健康中原建设进程中面对的最大挑战。
2023年6月,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最新《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显示,在我国城乡居民疾病死亡构成比中,心血管病占首位,2020年分别占农村、城市死因的48.00%和45.86%;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由于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流行,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巨大,人口老龄化加速,我国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升高,疾病负担下降的拐点尚未出现。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仍然任重道远,大有可为。
华中心血管病大会
已成为心血管疾病医、教、研、防、管及产业的品牌盛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党委书记邵凤民教授表示,华中心血管病大会作为展示国家心血管病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发展成果、促进心血管病前沿领域学术交流的重要窗口和平台,与会代表以大会为纽带,深入研讨,相互学习,达成共识,共同为提高心血管疾病诊疗水平,助推心血管医学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党委书记、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党委书记、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总院长郑哲教授表示,华中心血管病大会,已发展成为华中地区心血管疾病医、教、研、防、管及产业的各种信息和最新学术研究成果的品牌盛会,有力促进了华中地区同行的交流,助力心血管疾病的研究水平和防治能力的提升。
作为国家心血管病区域医疗中心
已形成心血管疾病“三位一体”的建设模式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胡盛寿教授线上讲话表示,将河南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与国家医学中心的建设模式全面对标,同步推进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华中分中心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再生医学研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形成心血管疾病临床诊疗、疾病预防、基础研究“三位一体”的建设模式,这也是目前在全国心血管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中所特有的。
邵凤民教授表示,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华中分中心开诊五年多来,全面引入“阜外”管理、技术、品牌,坚持医研融合、协同共进,医院学科实力不断增强,医研优势日益凸显,医学高地加快构筑,品牌影响迅速扩大。先后开展65项填补空白的标志性技术,“国考”CMI排名中位列无年报组医院全国第2。
郑州大学副校长、郑州大学医学院院长董子钢教授表示,当前,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作为国家心血管病区域医疗中心,作为郑州大学附属医院,积极融入一流大学建设,构建形成了以医疗为主体,科研、教学为两翼的“一体两翼”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医疗技术、医教协同、科研创新等各方面均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显著成效。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侯红表示,河南省是心脑血管疾病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2012年与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及阜外医院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合作,共建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华中分中心、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积极引进先进理念、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教学科研、临床试验、疾病防控等能力,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成为全国首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华中分中心、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也成为河南引进国家级优质医疗、科研资源,推动医研融合、一体化发展的标杆典范。
第六届华中心血管病大会 (2023 C4)设有1个主论坛及30余个分论坛,各论坛将以专题讲座、大会交流、手术直播、病例分享、技能比赛、科普大赛等不同形式,涵盖心血管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护理及研究领域。(尧青 邢永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