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今日热点

“蓝手环”公益行动北京站举办 助推“0伤害”糖尿病健康管理

2023-03-29 10:09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3月28日消息 糖尿病是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的慢性疾病,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目前2型糖尿病患者总人数约有1.25亿,即每9人中就有1人罹患糖尿病

  糖尿病的危害几乎人尽皆知,而糖尿病的并发症损伤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既往研究指出,较欧美国家,中国糖尿病患者并发症损伤的问题更严重,其中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高达39.7%,意味着每5个糖尿病患者中就有2个遭遇肾脏损伤。更值得注意的是,肾损伤的进程早于糖尿病,且后期不可逆转。这意味着糖尿病管理需要提早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且不仅只是控制血糖水平,更要从多方面共同达成防治并发症损害。

  为集结社会公众及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共同努力推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认识、预防和管理,3月25日,“先见·先行‘0’伤害”——蓝手环·糖尿病防治公益行动城市路演活动于北京开展,向大众倡导“从早期开始,从此刻开始,关注器官0伤害,让糖尿病的伤害最小化”这一健康管理理念,助力推动健康中国建设。

蓝手环·糖尿病防治公益行动北京路演活动

  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综合处处长金玉军表示,“先见·先行0伤害”蓝手环·糖尿病防治公益行动,是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具体举措,“先见”,就是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要早筛查、早发现,坚持预防为主;“先行”,就是早治疗、早管理,实行防治结合;“0伤害”就是最大限度减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对健康的危害,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希望糖尿病防治公益行动能够为健康中国行动的落地实施,探索积累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期盼全社会和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共同参与到糖尿病防治行动中来,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做出积极贡献。

  健康报社副总编辑杨秋兰表示,当前,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科技进步赋予了健康传播和健康教育新的定义。在健康宣教内容传播方面,积极探索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同时,在健康科普内容生产方面,紧密跟随政策目标方针,联动医疗行业丰富的健康信息,源源不断地生产普惠广大老百姓的健康科普知识,为建设健康中国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马立萍教授表示,糖尿病是21世纪人民健康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挑战,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逐年增加,更是带来沉重的负担,防治糖尿病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鲜明。糖尿病及并发症的防治需要社会、政府和个人层面的共同参与,提升全社会糖尿病筛查意识与筛查率,推动“同质化”的糖尿病诊疗模式,做到糖尿病并发症的早发现早治疗。

  糖尿病防治是国家、社会与个人长期要面临的延续性的挑战。北京医院郭立新教授表示,我国糖尿病趋势与世界范围趋势一致,现阶段糖尿病患病率高,面临多重问题,知晓率、诊断率、治疗达标率等皆有待提升。糖尿病并发症是糖尿病防治的重中之重,但是目前我国并发症的发病率同糖尿病相似,尚未有任何平稳或出现拐点的现象。希望通过政府、媒体和医务人员共同努力,让糖尿病发病率下降,对于已经患有并发症的患者真正做到先见先行,让他们的伤害降到最低。

  糖尿病患者和相关医疗工作者,在糖尿病病程管理中分别该如何预防并发症损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钟历勇教授介绍,作为一个终身性疾病,糖尿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尤为重要,其管理来源于医患之间的相互促进。对医护人员来说在高危人群在筛查发现后要及时给予制定恰当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将对血管的危险因素降到最低,器官的损害最小。对于患者来说,要做到“三要”,要了解、要筛查、要治疗——要了解、知晓糖尿病知识对其造成的器官损害并加以重视;要定期筛查评估,代谢控制状态、糖尿病并发症状态等;要治疗就是要行动,坚持科学恰当的生活方式、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

  糖尿病病程管理在延缓糖尿病病情进展、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风险、减少糖尿病相关医疗费用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防治管理是一个复杂长期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个人及集体的积极参与,也要依靠政府的支持,整合社会各方的力量和资源。


责任编辑:孙振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