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今日热点

提升医疗服务 “数”说郑州市中心医院“十大举措”

2021-09-30 17:23 来源:大河网

核心提示:身体健康是人民群众的第一诉求。然而,一直以来,“看病难、看病贵”却饱受群众诟病。为推动各项便民、惠民医疗服务措施落地见效,增强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今年3月,在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出台的《河南省提升医疗服务十大举措(2021 年版)》中,“预约服务精准化”、“支付方式多样化”、“门诊取药便捷化”等多项内容,对于提升群众就医体验这一难题,直接开出了“药方”。

大河网讯 “9种预约方式、8种支付方式、1分钟/人、1000元信用额度……”这是记者9月28日在河南省卫健委主办、郑州市中心医院承办的提升医疗服务十大举措分论坛上了解到的一系列数字,通过这些数字我们能够更清晰、直观地看到医院积极落实提升医疗服务十大举措。

9种预约方式+8种支付方式 为患者带来极大便利

从会议得知,郑州中心医院目前共有9种预约方式和8种支付方式,有力保障了居民预约和支付的便利性。

9种预约方式为:省预约平台、郑好办平台、互联网医院、支付宝生活号、支付宝小程序、96595电话预约、院内自助终端、医师诊间预约,以及健康160、健康之路、健康郑州、趣医网等第三方平台。且医院门诊办公室对预约平台统一管理:制定管理办法,依据患者实际需求,合理调配门诊号源;开放的号源量能够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

优化支付方式集约化管理,实现诊间结算、人工窗口结算、处方及检查单二维码支付、手机线上支付、自助设备支付、信用付签约、先就诊后付费7种支付渠道。通过现金、银行卡、微信、支付宝、医保卡、支付宝人脸识别、银联信用卡、信用就医专属额度8种支付方式,提高结算效率,缩短患者等候时间。

同时,在原有支付方式基础上,自助机增加了支付宝人脸识别,让患者体验无感支付,免去排队烦恼。住院结算增加了聚合支付,通过综合支付平台管理各种支付结算方式,且实现退款“一键原路退回”。

住院患者出院结算由平均3分钟/人缩短到1分钟/人,效率提高66.67%。

患者享受1000元信用额度  住院病人可享受医保直补、商保直赔

会上获悉,郑州市中心医院成为郑州市城市大脑项目“先就诊后付费”信用就医惠民项目试点单位。个人“商鼎分”≥100分,郑州市市级医保参保人员连续缴费6个月以上,通过绑定“银联信用卡”或申请“信用就医专属额度”后进行签约,即可享受信用额度为1000元的“先就诊后付费”服务,让群众就诊更舒心。

值得一提的是,该院在省内率先开展“先诊疗、后付费”,患者住院时不用缴纳住院押金,先看病、后付费,实施范围:郑州市职工医保(30000元内)

同时,医院为国内首家商保直赔定点医院,医保直补和商保直赔的有机结合,实现一站式直补结算服务。2017年4月27日,中心医院与平安保险直赔平台正式上线,开通直赔业务。自开展以来:直赔人数15432人,直赔金额6982万元。目前与6家保险公司合作,开通直赔、快赔业务,满足不同人群就医需求。

为来华留学生垫付36.6万 为交通事故中受伤患者垫付2190万元

该院还是中国平安涉外定点医疗机构,市级唯一家来华留学生直补定点医院,住院押金“零”,开通绿色通道,住院费用医院先垫付。2019年2月以来,来华留学生垫付32人,垫付资金366285.81元。

河南省道路救助基金合作单位,对交通事故中受伤患者,垫付抢救费,减轻患者就医负担。截至目前共计垫付213人,垫付金额2190万元,垫付金额省内第一。

急诊药品调剂室为患者提供24小时急诊取药服务

自2021年4月27日起开始采取“无缝衔接 错峰上岗 同质化服务”的措施为群众办实事,保障了门诊取药便捷化。即门诊药品调剂室每日自早7:20至晚19:00无缝衔接错峰上岗,为患者提供门诊药品调剂延时服务。截至7月12日,门诊药品调剂室累计在非工作时间服务患者14343人次。

根据门诊患者量实施弹性排班,适当增开发药窗口,门诊处方平均调剂时长从之前的8分钟下降至弹性排班后的6分钟。急诊药品调剂室为患者提供24小时急诊取药服务。

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 一站式服务模式

为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新效能,郑州中心医院成立了综合服务中心,实现了“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一站式办理各项事务,让患者少跑腿,塑造全新就医体验。通过一站式服务模式,由原来的21项服务拓展至43项,实现了“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

郑州市中心医院医保服务窗口,实行节假日同质化管理,为参保患者提供一站式政策咨询、业务办理服务。

同时,医院成为市医保慢性病网上申报第一批试点医院,自开展以来,共为3500余人进行网上办理。

4000余白玉兰志愿者 每月服务4-5万余人次

社工、志愿者双工联动。中心医院2013年成立白玉兰志愿服务总队,通过建立健全白玉兰志愿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力,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建设了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长期稳定且服务规范的志愿者队伍。

现有服务分队11支、注册医务志愿者4000余人、院外志愿者个人及组织千余人。

截至目前,白玉兰志愿者为患者提供志愿服务每月4-5万余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3倍多。

住院后检查等待时间降至5.6小时  出院只在一处办理

住院环节前移至门诊,建立“电子住院证”,关联医嘱,直接在服务中心执行医嘱、抽血检验、预约检查。符合日间手术条件的患者,入院当天即可完成术前相关检查、检验项目,达到上午住院,下午手术,当日入院,次日手术的目标。

入院办理的往返环节由7个减至2个,减少71.43%,首次治疗的时间较前平均缩短80%。检查等待时间由平均28.6小时降至5.6小时。

出院环节,将6项分散的服务项目整合在一处办理,患者在多个地方的折返减少83%。

 彩超检查等待时间缩短30.1小时

医院开展全资源预约,实现医技科室、临床科室、患者三方信息互联互通,在人员、设备未增加、医技检查工作量增加的前提下,将碎片化时间、空等时间进行整合,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患者检查等待时间。

集中预约后彩超日均工作量较前增加28%,等待时间缩短30.1小时;

集中预约后肺功能日均工作量较前增加45%,等待时间缩短24.18小时。

16个单病种MDT  多学科会诊了3万余例

为促进多学科诊疗(MDT)高效化,解决疑难复杂疾病,打造“敏捷、精准、一站式”医疗服务品质,中心医院陆续成立了16个单病种MDT、急危重症快速救治MDT、慢病管理MDT、以及MDT病区、盆底疾病MDT诊疗中心。

开展多学科会诊3万余例,多学科联合手术近2000例,助力“价值医疗”品牌创建。

远程会诊国家、省、地市三级联动  会诊特殊疑难病种

远程会诊向上与国内5家顶尖医院和省内10家省级医院合作开展远程会诊。

远程会诊向下与已开通远程会诊的协作单位57家合作,其中二级医院26家、一级医院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家、卫生院16家,提供免费远程会诊。

医院根据患者不同的需求,针对特殊疑难病种,建立国内专科专家会诊专管预约通道。以“婴儿痉挛症”为例,通道建立后单病种会诊136例,患儿会诊治疗后症状改善85%以上。

同时,医院开通医联体远程教学培训平台,制定远程培训计划, 联系临床科室业务骨干,以关键技术、急危重症一体化救治技术等为主要培训内容,对医疗、护理、管理人员分类进行培训。累计培训72场,每期参与单位30余家,累计培训3万余人次。

远程影像是基于一体化影像平台在医联体单位的拓展,该院与61家医联体单位开通远程影像,承担73家医联体单位心电图远程诊断服务,10分钟内出具报告,实现报告准确诊断快速回传打印。

郑州市首家血直免系统和电子病历系统互联 方便献血者

2020年6月全面实现血站、医院之间的互联互通,院内完成用血减免系统平台建设工作,实现与河南省红十字会用血减免系统对接。

该院是郑州市市级医院中第一家进行用血直免系统和电子病历系统端口对接的医院,最大程度方便献血者。

自2020年6月开展相关工作以来,该院患者临床用血在医院直免率100%。平均为每位患者减少往返路途20公里,节约往返时长2小时。

重视目标人群膳食调理  医院推出10余种特殊膳食供应

在餐厅开设多种目标人群调理膳食供应。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先后推出低盐膳食、糖尿病膳食、高血压病膳食、老年膳食、轻食餐等10余种特殊膳食供应。

目前,调理膳食日均供应800人次以上,轻食餐日均供应300人次以上。

另外,持续开展科学膳食健康宣教。组织营养师对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评估,每月900人次左右。(尧青 封宁 陈亚平)

责任编辑:王晓颖  审核 :阎乃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