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河南中医

中医专家谈消化科疾病防治:脾胃以“和”为贵

2017-09-24 18:23 来源:中国医药报

  “早吃姜赛参汤,晚吃姜似砒霜”,这样的俗语您听过吗?在大暑这天,我国一些地方的群众讲究要喝羊肉汤,这又是为什么?怎么养胃,如何健脾?来听听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刘敏的讲解吧。刘敏师从著名中医专家董建华教授多年,在东直门医院消化科从事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近30年,有着非常丰富的消化科疾病防治经验。

  后天之本以“和”为贵

  刘敏指出,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胃属于“中土”,中强则四达。也就是说,脾胃功能强,人体气血就充足,不易发生各种疾病。胃为腑,其功能是“腐熟”,脾为脏,其功能是运化。脾的运化可以把水谷变成精微,精微再转化为人体的气、血、津、液。如果脾的功能不正常,运化功能降低,水谷就不能变成精微,反而生为痰,化为湿。

  还有,刘敏介绍说,如果是脾胃功能和谐,“能腐熟”,能转化,人体气血就旺盛。如果脾胃不和,比如胃强脾弱,饮食摄入虽没问题,但脾运化功能差,就会表现为虽然吃得多,吃完了却不能消化、吸收,而且排泄少,就会出现腹胀等症状。临床上有一种证叫脾约证,说的就是这种胃强脾弱导致的问题。对于这种病证,临床上常用麻子仁丸进行治疗,一方面通利大便,一方面健脾。所以说,脾胃相和是保持消化功能正常的基础。

  刘敏说,在保证消化功能的正常运转方面,肝脏也有重要作用,需要肝的“条达”来调节气机。如果肝脏功能出现问题,就会出现肝气犯胃、肝气克脾等证,出现胁肋胀痛、大便稀溏等症状。这种情况下一般就要以疏肝扶脾法来治疗,常用逍遥散来调理。

  顺应四时调养脾胃

  对于消化系统疾病的预防,刘敏指出,《黄帝内经》已经告诉我们:“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最具有代表性的养生原则就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在一天之中,早上养阳,晚上养阴。比如目前所使用的三伏贴,就是在夏天的时候,用辛温的药物辅助滋养人体阳气,人体阳气旺盛,就可以消除或减少在冬季易发疾病的出现。如果在夏天贪凉饮冷,到了冬天就易患两种病——“咳”和“疟”,“咳”就是咳嗽,“疟”就是腹泻。刘敏介绍说,我们民间的一些做法和说法,就体现了这样的一个顺四时以防疾病的思想,比如有些地方在大暑这天会喝羊肉汤,进行扶阳。而到了秋冬季,就应该开始养阴了。秋季主要是燥邪当令,此时就要多吃果肉为白色的瓜果及水生的动植物,比如梨、苹果、香蕉、鸭子、莲藕等,起到滋润养阴的作用;要少吃或不吃生姜、生蒜、生葱等食品。古代中国药学著作《本草害利》中说,“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在老百姓中也有一种说法,“早吃姜赛参汤,晚吃姜似砒霜”。这些说法指的都是晚上吃姜不利于养阴,体现了一种顺应四时防病治病的思想。

  在消化系统疾病的康复上,中医药的手段也很丰富。刘敏举了脐贴的例子:中医称肚脐为神阙穴,是一个很好的吸收药物的部位,在消化科疾病的康复上,可以充分利用脐贴。东直门医院消化科就做了8个系列的脐贴,包括通便贴、消胀贴、止泻贴、利水贴、祛浊贴、减肥贴等等。

  辨证施治疗效独特

  一位患者有这样一系列的症状:没有食欲、腹胀又腹泻。这种情况下西药比较难用。没有食欲就要用到胃动力药,但胃动力药会加重腹泻的症状,所以可能需要再同时给肠道益生菌及酶类制剂。刘敏说,用中医药来治疗时,可以用具有和中益气、降逆止利之功效的泻心汤,在一张方子里把几个问题同时考虑进去,加以解决。

  再比如胃下垂,之前是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要切掉一部分胃。目前已很少用手术方法治疗该病,但西医又没有相应的药物可以使用。而通过中医药的辨证论治,健脾强胃,就可以消除或减轻胃下垂的症状。还有对于萎缩性胃炎癌前期病变重度肠化生有异型增生的患者,现代医学是用微创技术对肠化生异型增生部位进行切除,但是因为肠化生部位很广泛,很难被全部切除。而中医可以进行理气、化痰、消瘀,辨证论治开具汤药。据刘敏的经验,用药6个月后,大多数重度肠化生的患者,都可以实现逆转,由重度肠化生异型增生变成中轻度肠化生,摆脱了“癌前病变”的困扰。对于脂肪肝,通过健脾、祛痰、理气、化瘀,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东直门医院消化科曾完成“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炎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证实了中医药在脂肪肝治疗方面的独特作用。

  迷信“偏方”谨防伤胃

  刘敏讲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位老年男性患者,以呕吐不止收住院,经检查发现患者胃中有一粒红色的结石。进一步询问得知,老人每天早晨一起床就先吃一斤左右的生山楂。问他为什么要每天生吃这么多山楂,他说,“这样能软化血管啊!”结果,山楂中的鞣酸和胃酸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结石,导致了幽门梗阻,引发呕吐。还有一个患者因胃出血就诊,胃镜下发现胃部有多处溃疡、糜烂,一问才知道,他每天空腹吃醋泡蛋,据他说可以“软化血管”。刘敏说,能够将蛋壳泡软或泡化的醋,酸性是很强的,又在早上空腹服用,对胃黏膜的刺激可想而知。因此,在养生防病上,要走科学道路,不能人云亦云,更不可相信所谓的“偏方治大病”。用道听途说的方法进行所谓的养生、防病,往往不防病反致病。如果自己不知道某种治疗方法是否适合自己,可以到中医医院咨询医生,请医生进行判别。(记者杨六香)

责任编辑: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