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鹏
近年来,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持续上升,每年新发肿瘤患者超过310万人。骨骼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恶性肿瘤骨转移瘤总体发病率为32.5%。骨转移瘤的发病率约为原发恶性骨肿瘤的35~40倍。在影响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问题中,肿瘤骨转移最为突出。
骨转移瘤放弃治疗很可惜
骨转移瘤是指恶性肿瘤细胞通过血道播散等方式转移到骨骼,并在骨骼局部生长,造成骨破坏。骨转移瘤多发生在脊椎、骨盆、肋骨等部位,会引起骨痛、病理性骨折(轻微外力即造成骨折),脊椎转移还可发生脊髓压迫,导致截瘫。骨转移瘤常见鼻咽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肺癌、肾癌等。
骨转移瘤是许多肿瘤患者及家属最怕听到的消息,一旦查出骨转移瘤,是否意味着患者就是肿瘤“晚期”啦?真的“无药可救”,只能“坐以待毙”吗?因此,正确认识骨转移瘤十分重要。
一旦出现骨转移瘤,很多患者认为这意味着肿瘤到了晚期,再进行治疗已经没有多大意义,有些患者甚至放弃治疗。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骨转移瘤的出现并不是肿瘤末期的“宣判”。在多学科会诊制度形成之前,对于转移到骨骼的肿瘤,各个专科之间缺乏共识,对骨转移瘤仅仅局限于姑息治疗、减轻疼痛。没有经过积极治疗,骨转移瘤患者常因剧烈疼痛、长期慢性消耗及情绪低落而在极度痛苦中走完余生。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对骨转移瘤的诊断与治疗策略有了更新。目前,对骨转移瘤治疗的目标是:减轻疼痛,积极治疗原发肿瘤,预防、减少或推迟骨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骨转移瘤患者通过手术、放疗、化疗、介入治疗及支持治疗等综合治疗,生存期越来越长,生活质量明显改善,部分患者可重新工作。
如何早期发现并确诊肿瘤骨转移
一提到骨转移瘤,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疼痛。事实上,骨转移瘤并非一开始就出现骨痛,很多肿瘤患者,全身骨扫描或局部骨骼磁共振发现骨破坏,但没有骨痛。在临床上,有些患者是因为骨痛才发现骨转移瘤,有些人则是没有骨痛,而是因为轻微外伤后的病理性骨折就诊才发现骨转移瘤。但不论肿瘤患者发生骨转移是否伴有骨痛,都需要及时治疗。
肿瘤患者在治疗原发肿瘤的同时,应该定期全身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肿瘤转移。而对于骨转移瘤,有以下几种检查可以帮助早期发现:同位素骨扫描是检查骨骼是否遭受癌细胞侵犯的高度敏感的方法之一。有研究表明,它可以早于X线检查6个月发现骨转移灶。如果通过骨扫描筛查怀疑为骨转移瘤,还可以进一步做X线检查、CT、MRI(磁共振)等检查确诊。如上述检查都不能明确,骨穿刺活检的办法可以明确骨转移瘤的病理类型。
发生骨转移瘤怎么办
当确诊发生骨转移瘤后,应及时积极综合治疗。综合来讲就是在抗原发肿瘤治疗基础上进行姑息治疗,以提高整体的生活质量。一是积极治疗原发肿瘤,阻止患者体内产生更多的肿瘤细胞;二是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减少骨骼破坏,降低骨折、疼痛等症状对患者造成的损害,提高其生活质量;三是注意避免病理性骨折的发生。
事实上,骨转移瘤一般不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当肿瘤细胞转移到骨骼后,它们在骨骼局部生长,主要的危害是造成骨破坏。骨转移瘤除了引起疼痛外,还可能出现功能障碍、病理性骨折、高钙血症等一系列骨骼并发症,脊椎转移还可发生脊髓压迫乃至截瘫,这些在临床上被称为骨相关事件。只要发现了骨转移瘤,即使没有症状,也应该开始治疗。目的是避免疼痛、骨折甚至瘫痪等骨相关事件的发生。积极预防骨折和瘫痪尤其重要,因为一旦骨转移瘤患者发生瘫痪,生活质量就会打折扣,甚至坠积性肺炎、褥疮等并发症威胁生命的程度较原发肿瘤更严重。
外科手术的意义何在
在骨转移瘤中,脊柱转移瘤是最常见的一种,它的相关症状包括胸背痛、脊髓受压神经功能障碍、双下肢无力、行走障碍等。手术是解决这类患者疼痛、恢复正常功能最直接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经评估能耐受手术的患者进行手术,尤其是早期完整切除肿瘤可以达到较满意的效果,包括稳定脊柱,解除肿瘤或骨折块对脊髓的压迫,缓解疼痛。对于脊柱肿瘤引起截瘫的患者,更应考虑尽快手术治疗;若拖延手术时间,会造成脊髓损伤向不可逆发展,丧失最佳治疗时机。
外科手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的目标是:恢复或保留充分的神经功能;缓解疼痛;切除肿瘤或肿瘤减压;确保即时或永久的脊柱稳定。
对预期生存期小于6个月的脊柱转移瘤患者,符合以下条件之一时,则应该考虑外科手术治疗:脊柱不稳与畸形,椎体病理性骨折压迫脊髓、马尾或神经根引起进行性神经功能损害者;顽固性疼痛,经非手术治疗无效者;转移灶对放化疗不敏感或经放化疗后复发引起脊髓压迫者;未知原发肿瘤类型,需要明确病理诊断者。
毫无疑问,“发现肿瘤骨转移就无药可救”的看法是错误的。骨转移瘤可防可治。随着更多靶向治疗药物的出现,综合治疗将会给骨转移瘤患者带来更高的生存率和更好的生存质量。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