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工程院院士戴尅戎: 3D打印技术改变医学、改变世界)
核心提示:
长期以来,不少国内外专家认为,3D打印技术的影响力将远远超过机器人。
从非金属材料到金属材料,从“高大上”的航天技术到触手可及的日常生活,3D打印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甚至已经有科学家成功打印出一块活的心肌,且这块心肌还出现了有规律的跳动……
近日,在郑州举行的第八届国际骨科康复学术会议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数字医学临床转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兼3D打印技术临床转化研发中心主任戴尅戎说,医生+工程师+一台电脑+一台3D打印机,就能把创意打印出来。3D打印技术将改变世界,医工结合是医学发展的必经之路。
3D打印技术能解决患者“削足适履”的问题
说起3D打印技术,就要先了解3D打印技术是什么。
“3D打印技术即快速原型技术,可以把二维图像变成立体实物。这是从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在计算机的协助下,3D打印技术可以根据物体的相关数据,通过材料精确堆积制造出原型。”戴尅戎说。
戴尅戎认为,现代医学离不开3D打印技术,因为个体化是现代医学的发展趋势。比如,全球每年要做100多万个人工关节,但各个部位的人工关节一般只有5种型号。不能让患者“削足适履”,而是应该“私人订制”——通过CT对人体进行扫描,然后在计算机里进行三维重建,即形成虚拟的立体图像,并通过3D打印技术将电脑里的虚拟立体图像打印出来,变成实体。
此外,医生还可以在3D打印的模型上进行假体的模拟安装,不断修改直至完全符合患者的需要,提高其疗效与安全性。“3D打印技术适用于膝、肩、踝、肘、腕、骨盆等各个部位,可以对人体四肢所有关节、骨头进行‘私人订制’。”戴尅戎说。
目前,除了骨科,3D打印技术还帮助整复外科、口腔科、眼科医生制作塑料模型或假体,用于为患者修复颅骨,修整下巴,重塑颧骨、眼眶等。
3D打印技术可促进医患沟通
戴尅戎认为,3D打印技术还有一个“附加作用”,那就是促进医患沟通。通过3D打印模型,医生可以向患者详细介绍病情与手术方案,让患者更容易了解整个治疗和手术过程。
之前的3D打印机,都只能打印纸质或塑料模型。经过多年发展,现如今的3D打印机,能按设计直接打印金属或陶瓷制品。
“3D打印机发射出温度极高的电子束或激光,迅速融化金属粉,一点点、一层层地完成金属小颗粒的堆叠和熔合。这对3D打印机的要求更高。”戴尅戎说,“打印出来的部件,还要抛光、清洗、消毒。”
目前,我国的打印设备与材料都是进口的,费用昂贵。如何让3D打印技术更“平易近人”?戴尅戎表示,我国要发展3D打印技术,就要鼓励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D打印机,加强计算机辅助设计人才的培养,并在政策上支持,同时严控质量。
可用摊葱油饼来理解打印过程
据戴尅戎介绍,目前,3D打印技术分为4个阶段。
3D打印技术的最终目标是生物打印。戴尅戎认为,结合组织工程技术的生物打印,是3D打印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戴尅戎表示,目前的3D打印技术打印出来的人体结构或组织,虽然拥有部分力学性能,但不具备新陈代谢、造血、造尿等器官功能。3D打印技术的关键在于材料。当各种细胞赖以生存的材料都能被打印时,才能真正满足现代医学的需求。而这有赖于生物材料、干细胞、组织培养等多学科的合作与突破。
戴尅戎形象地比喻:“人体的组织工程包括组织支架、细胞、生长因子三要素。我们在做组织支架时要逐层‘洒’上细胞和生长因子,就像摊葱油饼:一层面粉一层葱,一层面粉一层猪油,一层面粉一层芝麻……生物打印,就是用‘死’的材料加上‘活’的细胞和生长因子‘摊葱油饼’。”
科学家已经打印出会跳动的心肌
生物打印,这不是梦,如今已经成为现实,在不久的未来可能会成为更大的医学突破。
戴尅戎举了一个例子,目前,已经有科学家成功打印出一块活的心肌。这块心肌在“出生”70小时后竟奇迹般地出现了有规律的跳动,但是,在90小时后便不再跳动。
戴尅戎表示,生物打印将给医学带来重大变革,并在未来成为普遍的医疗模式。比如,目前,全国在等待肝脏移植的患者中,每100人中只有1人能拿到肝源,那剩下的99%的患者怎么办?如果3D生物打印技术成为现实,通过3D打印技术制造器官,就能解决器官移植患者器官资源紧缺的难题。不仅如此,肾脏、眼角膜等器官移植患者也不用再跨上漫长的等待器官的道路。今后,大多数医院只要配备3D打印机,就可以拯救更多患者的生命。
戴尅戎说,3D打印技术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标志之一。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一场数字化革命,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化制造技术等。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们就对3D打印技术进行研究,医生与工程师进行了那么多年的磨合,到现在才出了一点儿成绩。医工结合是医学发展的必经之路。”戴尅戎说。
戴尅戎希望,国家能统筹规划,比如建立3D打印技术研究中心,让各个领域都开发3D打印产品。以后,只要有一台电脑、一台3D打印机,加上一个聪明的头脑,就能把创意全部打印出来。我们的生命也能通过3D打印技术无限延长。
戴尅戎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一级教授、主任医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通信院士。他通过医学与工程学、生物学、材料学的交叉合作,研发新型骨科植入物和新技术,并积极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临床应用,对骨科康复、人工关节与骨再生等骨科基础研究与临床技术的发展有所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