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赵志疆
“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2月25日上午,蓝天暖阳下,在河南中医药大学张仲景像前广场,百名大学生志愿者一同唱响《爱的奉献》。大家共同撑起的中华骨髓库注册标志大旗,如花朵般徐徐绽放。
同一时间,34岁的焦作男子曹红卫正在积极调整状态,等待捐献造血干细胞。今天一早,按原计划,他在河南省肿瘤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进行捐献。顺利结束后,河南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第600例交接仪式,在该院举行。
600例捐献造血干细胞背后,是11.3万捐献志愿者;11.3万捐献志愿者背后,是河南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人数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凶险的血液疾病面前,这些古道热肠的河南好人没有任何犹豫,他们随时准备挽起袖子救助他人。“授人玫瑰”尚且“手有余香”,救人一命该是如何功德无量?明乎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躺在病床上等待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人们,总是发自内心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河南捐献造血干细胞人数何以连续多年位列全国第一?基因学家的解释是,这是因为河南基因多元化。其实,在遗传生命学的基因多元化之外,或许还有另一种解释——因为河南基因一元化,而这种基因就是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作为华夏文明重要发源地,中原大地不仅是各方游子魂牵梦萦的精神图腾,更是他们血浓于水的基因之根。无论历史的时空如何穿梭,地理的版图何等遥远,流淌在河南人血液里的文化传统和遗传基因从未改变,这不失为对热血铸就的“全国第一”最生动的诠释。
“中原熟,天下足”传唱千年,身处“中国之中”,对外“输血”早已成为河南的常态。相比起人力物力的输出,捐献造血干细胞无疑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输血,爱心满满的志愿者身上,展现的是一如既往无私奉献的河南品质。从2003年1月,省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资料库正式成立,大河报的目光从未远离。当年10月,大河报社在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广场上举行大河特别行动——“生命接力·捐献干细胞”,不少大河报员工纷纷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如今,已有两位大河报人用热血为他人点亮了“生命之光”。
从普及造血干细胞知识,到大河报员工亲身参与;从持续报道捐献志愿者的事迹,到主动搭建捐献平台……关于中华骨髓库河南分库的点点滴滴,始终都是大河报关注的焦点。以这样一种执着的姿态,大河报人想要向外界传达的是,我们不仅是新闻事件的记录者,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因为我们知道,国内血液病患者近百万,其中相当一部分需要造血干细胞移植,多一位志愿者,就意味着增添了一分希望。
身处太平盛世,能救人一命既是一种缘分,更是一种幸运。今天,我们向600位无私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幸运儿”致以敬意;明天,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幸运儿”续写全国第一的河南传奇,演绎血浓于水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