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基层卫生

河南宜阳:改革医疗费用支付方式 规范服务行为

2017-05-27 16:36 来源:

2009年以来,历时八年,我们抓住新医改的良好机遇,利用世界银行卫十一项目的支持,在世行、国家和省、市领导、专家的精心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县卫生系统医务人员的广泛参与下,突破传统按病种付费的瓶颈,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形成了按病种分组付费制度,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得到了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国务院医改办、国家卫计委的充分肯定。回顾我们的改革历程,有许多的经验值的总结。概括起来,主要有五点:

一是强化领导,注重统筹。为保障改革的顺利实施,成立了主要领导任组长,卫生、财政、发改、审计、人社等17个部门为成员的支付制度改革领导小组,解决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是筛选疾病,制定路径。卫生局作为改革的责任部门,负责组织相关领域专家筛选病种和制定路径;各单位组织科室业务骨干参照卫生局制定的临床路径,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本土化临床路径,报请县合管办复核后,由县卫生计生委印发各定点医疗机构遵照执行。

三是病情分组,支付分类。为克服传统单病种的局限性,我县提出了 “一个病种、三个路径、不同价格”的分组分类支付模式,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将每个病种分成ABC三组,分别制定临床路径。各组路径纳入率分别应保持在70%20%10%,各病种AB组医疗费用实行定额管理,C组实行按项目付费。

四是价格谈判,协议约束。按照购买服务的理念,县合管办与医疗机构之间对AB组路径价格进行谈判。价格商定后由县政府予以确定,向社会公开,各医疗机构按协议执行。

五是绩效考核,综合监管。各定点医疗机构完善内部激励机制,制定考核细则,以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院、科两级质控员对路径跳转、诊疗质量进行监管;县合管办对临床路径执行情况开展外部监管。

二、取得成效

目前,我县县级医院纳入改革的病种数量(含不同治疗方式)由40个增至270个,乡级由30个增至90个,新农合住院病人覆盖率分别达到67.2%87.5%,取得了“一个控制、两个转变、三个提升”的良好效果 。

“一个控制”:控制了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县级医疗机构纳入分组付费患者的平均费用增幅保持在2%以内,次均费用明显低于未纳入患者,乡镇卫生院次均住院费用基本保持零增长。

“两个转变”:一是经办机构监管的重点发生了转变。对医疗机构的监管由对过渡诊疗行为无休止争论、互不服气的高压式监管,转变为医疗机构自我控制、经办机构抽查审核的程序式监管;二是医疗机构的诊疗行为发生了转变。通过成本核算,医疗机构在临床路径和诊疗质量控制管理上更加严格和规范,有效遏制了开大处方、作大检查、用高值耗材等不规范服务行为。

“三个提升”:一是提升了新农合基金的使用效率,当年新农合基金使用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5%以内,既缓解了基金透支压力,又防止了基金的过多结余,基金安全得到保障,基金效益明显提升;二是提升了参合患者的实际受益水平。2016年上半年,县级医疗机构分组付费患者的实际补偿比为62.7%,乡级为82.5%,高于未纳入患者近5个百分点,患者自付费用比例明显降低,群众得到了真正的实惠;三是提升了医疗机构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按病种分组付费促进了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医疗机构更加重视成本核算,更加注重医患沟通,质量管理体系、绩效考核和收入分配机制不断完善,医疗纠纷发生率持续下降,患者满意度保持在95%以上。

鉴于按病种分组付费改革取得的积极成效,目前这一改革经验正在河南全省推广。虽然我县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改革的过程始终是遇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我县将认真学习先进地区的典型经验,持续改革创新,不断巩固完善,为新医改的深化做出进一步的贡献。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