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6年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督导工作将于12月8~9日在河南省会郑州启动。河南作为中医药大省和医圣故里,历代名医辈出,医家经典巨著充栋,历史文化遗迹遍布全省各地,有着丰厚的中医药文化资源。河南省中医管理局高度重视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工作,目前,全省共有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5家(含1家建设单位)。让我们从这5家基地的风采中,感受一下中原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河南中医药大学:为大医成长创造一方乐园
河南中医药大学是河南省唯一一所中医药高等学校,承担着发展医圣故里中医药事业的职责,是一代又一代中医药人才成长的摇篮。
为了做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工作,学校从独立场馆、廊道文化、配套硬件等几个方面着手建设。河南中医药博物馆于2015年6月开馆,面积1800平方米,邀请省内外著名专家参与设计,包括医史馆、仲景馆、中药馆、校史馆等,另有独立场馆中药标本馆、人体科学馆、医德馆、中医源、基础医学之光、工程实训园地、远程会诊中心。廊道文化有:百药苑、百方苑、中医源、名医画传展厅、药企文化展厅、中医药文化展厅、中原文化展厅等,在建的有大学文化展厅。配套的外围文化景观有:南大门浮雕、仲景文化广场雕塑及碑刻、后母戊鼎、神农山景观、李时珍雕塑等,可以满足社会不同群体参观学习的要求。
目前,学校的文化场馆建设已经逐渐完备,新的图书馆已经于2015年6月开馆,图书馆一楼设有400人标准学术报告厅1座、150座标准会议厅1座、贵宾接待室、小会议室等。
河南中药植物园位于河南中医药博物馆对面,占地面积138亩(约9.2万平方米)。整个中药植物园分为藤本药用植物区(长廊区)、水生药用植物区、裸子(木本)药用植物区、河南道地药用植物区、多年生药用植物区、一二年生草本药用植物区、科研引种驯化区、观赏药用植物区以及各省市主要道地药材种植区等,园内已种植各类药用植物500种左右。
为了把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得更加美好,学校在图书馆西侧毗邻天一湖的地方,种植荷花,修建拱桥,取意为明清郑州八大美景之一的“凤台荷香”。学校南大门为礼仪之门,建设中融合了中国、中原、中医元素,东西两侧浮雕,取名“河洛旭日”“嵩山晓月”,意为“山河与中医药文化同在,日月与中医药文化同辉”。同时,两幅浮雕画面内容中体现了中医学思维的阴阳对立协调统一理念。进入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医圣仲景塑像,后侧是展示仲景生平的浮雕影壁墙和背面的《伤寒杂病论·序》碑刻。
学校中轴线的北段,是神农山和时珍生态长廊。神农山为塑石假山结构,内为全校的监控中心,假山以“神农”为名寓意传承“神农尝百草”济世救民的情怀。紧接着的就是汉白玉的李时珍雕像和生态长廊,在绿化中种植了金银花、山茱萸、杏树、连翘、辛夷等中药材,凸显了南医北药的设计。
整个校园从场馆建设、配套的学术报告厅、演播厅、文化景观到道路的命名等,都在全方位服务着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李荇整理)
南阳医圣祠:千年不变的济世为民情怀
习中医,必拜仲景,拜仲景,必到南阳。从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到成为南阳著名的历史人文景观、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身份再变,唯独济世为民情怀千年不变,这就是医圣祠。
中医培养模式有了创新。10月22日,以“传承经典,培育英才”为宗旨的京豫宛合作创办之“仲景书院”首届“仲景国医传人”如期开班,90名“仲景国医三师”(仲景国医大师、仲景国医名师、仲景名医导师)专家授课,以既不同于大学学历教育、又不同于中医师承教育的方式,回归古代书院经典研读场景,结合现代化的案例互动教学法,定期集中进行经典培训、后期跟师临床学习培养及自学培养相互交替,培养经方高端人才。
《大国中医策》展览馆,陈列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历任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中医药事业的支持和布局,以及中医药政策的重要变化。《大国诺奖路》展览馆,中医的博大精深在这里一览无余。展览馆共计12部分内容,包括“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诺坛巍峨、扬我国医,拉斯克奖、呦呦初鸣”等,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述屠呦呦科学成长之路和获得诺贝尔奖背后的故事,重点介绍屠呦呦成长经历、青蒿素研究、获奖后对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影响,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屠呦呦的祝贺和赞誉。
国家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展现中医药文化旅游的独特魅力。医圣祠中医药旅游产品包括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体验中药传统膏方、药膳、药酒、养生茶制作,传授中医养生保健方法、运动养生项目,辨识珍稀中药材的真伪,参观中药企业生产流程等);传授中医养生保健方法、运动养生项目;展示中医药旅游商品。中医药文化创意产品包括中医药文化书籍、音像制品、医圣像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其独特的旅游路线,目前已获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南阳市人民政府批复并纳入张仲景医药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发展建设规划,医圣祠原有历史风貌和建筑规模得以恢复。
全国首家仲景经方碑林,一睹国宝风采。白云阁木刻版本《伤寒杂病论》是医圣祠珍藏的国宝文物,经方碑林围绕其记载的328个经方,精心打造成了园林式仲景文化景观。这些碑文,由30位国医大师和全国名老中医题写经方,书法大师书写,雕刻大师雕刻,融名医名家名师为一体。碑林雄浑庄重,碑文典雅大方,是历史记述仲景文化的绝佳载体,能完整地诠释《伤寒杂病论》经方精髓,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以碑林形式记述仲景经方的人文壮举。(常娟整理)
大宋中医药文化博物馆:七朝古都的悬壶记忆
七朝古都开封,以丰富的北宋王朝历史遗迹而著称。中医药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这里留下许多难以磨灭的印记。走进开封市中医院门诊楼六楼,你会为设在这里的大宋中医药文化博物馆惊叹不已。没想到,一所中医院里面还如此别有洞天!
展览厅以北宋至今中医药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为主线,共分为朝尚医药专设机构、针灸大成空前绝后、汇聚方药济世惠民、分科论病承古创新、文化繁荣儒医辈出、继承创新续写辉煌六大部分。馆内还有宋代名医馆和针灸铜人文化墙等。
这个2014年正式开放的博物馆,建筑面积约为1800平方米,陈列展出面积约980平方米,集北宋针灸铜人、惠民和剂药局、中医药械、中医遗迹、古迹文物、名中医博览、中医药文化学术等为一体。它是河南省“十二五”中医事业发展规划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开封市政协2012年重点提案之一,市政协提案工作委员会、科教文卫工作委员会组成人员到上海等地学习了中医药博物馆建设情况。开封市中医院的筹备组特别邀请了省内医史研究专家、宋史研究专家、博物馆建设专家等组成专家组,就博物馆功能配置、规模大小、设计风格等问题进行多次研讨论证,先后聘请4家设计公司进行设计、修改。
2013年12月,大宋中医药文化博物馆被确定为河南省中医药文化建设基地,2014年6月份通过了中期评估,并获得20万元的资金支持。为了充实展馆的展品,筹备组成员不仅通过媒体征集展品,而且多次到文物收藏市场淘宝。
博物馆自开馆以来,接待了几万名来自社会各界的参观者,特别是二期项目开放以来,参观人数大幅度增加。目前博物馆计有文化展板27块、制盛药工具12件、宋代线装医籍60余种、中医书刊100余册;收藏浸制植物标本32种、中药材标本9种、各类中药饮片30余种、中成药20余种、大宋系列养生茶、养生酒、养生膏、养生药枕等养生保健产品、动植物中药标本数十件及描绘宋代制药、问诊等实景7处,并挖掘了一大批与宋代中医药发展相关,并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典故、传说等中医药文化资源。
目前,大宋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已加入开封市智慧旅游项目,下一步,博物馆将借助这个平台引进健康创意文化产品。开封市中医院还启动了中医保健养生游项目,开发出了相关保健养生产品和博物馆特色旅游纪念品,如大宋养生系列保健酒、精品膏方、系列药茶、中药香囊、戒烟糖等,随后将进一步丰富养生游内容,开发引入更为成熟、系统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张晓华整理)
邓州市张仲景展览馆:医圣古村成为地方名片
公元150年正月十八,南阳郡涅阳城(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一个呱呱坠地的男婴,注定要被写入史册。他就是日后被尊为医圣、“万方之祖”的张仲景。
时至今日,走进张寨村,赫然映入眼帘的,就是“医圣张仲景故里”的石碑。然而,时间毕竟过于久远,对于那些踏进村落,想要一睹医圣风采,温故大家生平,探究伤寒学派如何形成的奥秘,一窥中医药发展史的人来说,历史能够留下且集中呈现的资料太少。为此,早在2002年,邓州市人民政府就划拨专款,依托邓州市中医院建成了展区面积400平方米的“张仲景博物馆”,原新华社社长穆青题写馆名。
此举的必要性还在于,邓州市有2000多年的中医药发展史,中医药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且一直致力于打造“中医药之都”。全市盛产中药材千余种,共有2400多名中医药从业人员,儿科、妇科、眼科、周围血管病等20余个专科享誉省内外,被国家命名的20多位名医大家遍布全国;国医大师唐祖宣在30多年的人大代表生涯中,提出有关发展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议案、建议403件,其中关于医改中发挥中医药作用的信被多位国家领导人批示,纳入医改文件,对我国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机构、中医药立法、中医药传承及中医药发展重大举措做出了突出贡献。
因此,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邓州中医药的历史和现在,进一步弘扬仲景文化,2011年,邓州市人民政府决定,依托邓州市中医院建设张仲景展览馆,为财政全供事业单位,隶属邓州市中医药管理局,财政每年拨款。
2011年10月12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文,将邓州市张仲景展览馆确定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单位,让中医药为振兴中华民族作出更大贡献。
从博物馆到展览馆,从展示地方中医药优势到讲述中国中医药事业发展史,从邓州“名片”到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和加强中医药对外交流展示的窗口,张仲景展览馆的规模、内容、内涵等愈加丰富。
这座仿古建筑的展览馆,馆名由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题写,共4层,设计展出面积18000平方米,共分“医圣张仲景、中医药发展史、蓬勃发展的现代中医、邓州市中医药发展、邓州市名老中医、养生保健、书画墨宝”7个展区。以“医圣张仲景”展区为例,该展区展示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内容及各种版本,以及用南阳独山玉雕刻的张仲景生平组画;“蓬勃发展的现代中医”展区,则展示了历经曲折的百年中医,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中医药的题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中医管理局历任领导和第一、二批国医大师名单。(文晓欢整理)
仲景宛西制药:八百里伏牛山麓的健康基地
金秋时节,位于伏牛山下的仲景百草园,天高云淡,湖映青山,满坡青黄,来自各地的游客畅享中医药健康游成为时尚。
作为仲景文化的继承弘扬者、健康旅游产业的先行者,位于河南西峡县的知名药企仲景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仲景宛西制药)也正式启动了大健康旅游基地的申报、创建工作。
早在2005年,仲景宛西制药就以“仲景”品牌为中心,围绕“中医药文化体验、中医药科普教育、中医药养生健康”三大主题,立足南阳,先后投入数亿元,建成了中药现代化生产线、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中医药博物馆等基础设施。同年,仲景宛西制药中华医圣苑落成,仲景巨型雕像、医圣山文化广场、仲景百草园等缅怀医圣、普及中医药知识的设施亮相。自此,仲景宛西制药就开启了祭拜医圣的序幕。
每年农历正月十八,社会各界的市民百姓数万人齐聚中华医圣苑,拜祭仲景,祈福华夏儿女幸福安康,伟大祖国繁荣富强。经过多年培育,祭拜仲景已经成为当地百姓的一个重大文化习俗,也成为仲景宛西制药大健康旅游的一个标志文化品牌。
仲景宛西制药还积极推进校企、院企合作,与河南中医药大学合办仲景学术传承班,培养专业人才。目前,仲景宛西制药大健康旅游基地各项软硬件设施完备配套,接待服务优质高效,为大健康旅游产业做大做强夯实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按照建设大健康旅游基地发展思路,仲景宛西制药推出了以中医药文化体验为主题的旅游项目、以中医药科普教育为主题的旅游项目、以中医药养生健康为主题的旅游项目,包含现代化生产线、图片展、仲景文化广场、紫铜浮雕墙、南阳张仲景中医药治未病体验中心、仲景大厨房公司、大药房国医馆、南阳张仲景医院中医药博物馆、南阳张仲景中药材公司中药材标本馆仲景百草园、山茱萸生态基地等景点,集中医药文化体验、科普教育、养生于一体,年均可接待国内外商务考察、学术团体、大专院校教育实习等15万人(次)以上。
游客可以将仲景宛西制药中药材生产基地作为起点,体验中药材初加工、炮制到药品生产过程,再到销售环节,欣赏全景化的中药生产旅游服务。也可以南阳市张仲景医院为起点,体验中医药博物馆、治疗中心等中医药疗法再到体验治未病中心等的养生项目,再到选购健康食品,为游客提供集医疗、养生、健康食品为一体的旅游服务。
企业还推出以“仲景”牌六味地黄丸、八味地黄丸、逍遥丸、太子金颗粒,“仲景”牌香菇酱、蓝莓酱、香菇脆,仲景牌中药饮片,仲景牌养生茶、养生酒等系列旅游商品,丰富了大健康旅游的深厚内涵。(胡勇俊 陈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