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首页焦点图

郑州市民捐献“生命种子” 挽救患白血病男孩

2017-04-12 15:35 来源:大河网

郑州市民为白血病患者捐“生命种子”一人捐献全家荣耀

曾经的捐献者为詹光志加油打气,大家认为“有点小自豪”。

郑州市民为白血病患者捐“生命种子”一人捐献全家荣耀

河南省肿瘤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周键说:“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捐献骨髓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么恐怖,只是采血。”

大河网讯(记者 尚国傲 王佳 文/图)“恩人,您好,我是一个农民,也不会说华丽的语言,1月19日,孩子检查出了急性白血病,将近一年的时间,孩子没有活下去的希望,我们家也快要破碎了,是您给了孩子第二次生命……”11月29日,在河南省肿瘤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中心,一封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307医院一位患者的感谢信,让在场的人流下了眼泪。

11月29日,郑州市民詹光志为挽救一位19岁的白血病男孩,在河南省肿瘤医院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河南第588位、郑州第226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

郑州市民为白血病患者捐“生命种子”一人捐献全家荣耀

接过荣誉证书,詹光志的爱人说,这是全家人的荣誉。

支持:全家人的荣誉

“上午8点20开始采集,4个小时顺利结束。”11月29日,来自郑州的39岁普通工人詹光志,在河南省肿瘤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混悬液214毫升。

今年39岁的詹光志,在郑州邮区中心局工作,平时负责火车押运工作,一星期大部分工作时间都在火车上度过。虽然工作辛苦,但多年来詹光志一直坚持参加无偿献血活动11次,共计献血4400毫升。

2012年2月24日,在一次献血活动中,詹光志了解并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也称中华骨髓库),并一直期待着能够有机会挽救白血病人生命。机会来的很快,2012年12月,詹光志与一位白血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但在高分辨配型过程中,因患者病情原因,捐献终止了,詹光志未能如愿以偿。

今年3月21日,詹光志得知自己与另一位白血病人初步配型成功,詹光志爽快答应捐献。“之前那次没能捐献成,一直是我心里的一个遗憾,这次终于可以弥补了,也希望患者能够坚强起来,渡过难关。”詹光志说。

郑州市民为白血病患者捐“生命种子”一人捐献全家荣耀

詹光志的妻子告诉大河网(www.dahe.cn)记者,很支持丈夫的做法,丈夫平时就是个热心肠,看到老人拿重物,都会伸手去帮助,不过看到丈夫躺在床上,那么粗的管子扎在两条胳膊上,还是挺心疼的。

记者问到亲戚朋友知道吗?詹光志的妻子说:“怕他们担心,没有告诉大家,公公婆婆也不知道,前几天,儿子一直问‘爸爸怎么了?’我告诉儿子,爸爸在做好事,以前看新闻都是别人家的,如今是自己家的,这是全家人的荣誉与骄傲。”

郑州市民为白血病患者捐“生命种子”一人捐献全家荣耀

詹光志在采血过程中,需要不停的握手来促进血液循化。

自豪:咱河南人朴实讲诚信

来自驻马店的刘旭告诉大河网记者,他将在12月2日,为一位白血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今天过来提前了解一下捐献过程,给詹光志加油打气。

“2008年我就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等了8年,终于等到了捐献的机会,我还是很幸运的。”刘旭说。

除了即将要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刘旭,现场还来了2013年、2014年、2015年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来为詹光志加油打气。

那些已经捐献过造血干细胞的捐献者,几年过去了,身体有啥变化呢?

2013年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戴勇说:“我是河南省第391个捐献者,3年过去了,我的身体没有任何的不舒服,反而感觉更健康了,尤其是心理上,因为做这件事情很快乐,很开心。”

河南省第494个捐献者李辉说:“我是2015年捐献的,当时感觉自己特别的伟大,但后来发现,这就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前几天,邻居大哥还问我捐献的事情呢,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让更多的人加入。”

河南省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何传军介绍,截至目前,河南省干细胞捐献库共有志愿者资料11.4万人份,累计成功捐献588位,居全国首位。如今,除了大陆和香港台湾地区,美国、阿根廷、比利时、阿富汗、荷兰、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白血病患者都成为河南干细胞生命救援的受益者。

“河南的干细胞配型成功率并不高,但捐献者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咱河南人朴实讲诚信,义无反顾,说到做到,所以捐献成功人数才能一直保持全国领先。”何传军说。

郑州市民为白血病患者捐“生命种子”一人捐献全家荣耀

詹光志为患者写下鼓励的信。

医生:捐献骨髓对身体没有危害

11月29日中午,受患者之托,中国人民解放军307医院医护人员李莹从北京赶来,为詹光志带来感谢信和小礼物。詹光志单位等人手捧鲜花来加油。河南省第391位捐献者戴勇来到床前,给詹光志加油,看他轻松愉悦的样子,也很开心……

河南省肿瘤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周键说,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捐献骨髓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么恐怖,只是采血,不少郑州的捐献者,今天来捐献,明天都去上班了,希望更多18岁到45岁、身体健康的适宜对象,踊跃加入这一爱心行列,为更多患者传递生命希望。

河南省肿瘤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师曹长松说,工作至今,采集过上百例志愿者,目前没有一个并发症,“我的工作很有幸福感,每天都被爱心包围。”

郑州市民为白血病患者捐“生命种子”一人捐献全家荣耀

中国人民解放军307医院医护人员李莹,将要马不停蹄的带着传递生命希望的“红十字”箱子,赶回北京。

11月29日12时20分,采集师曹长松小心翼翼取下装着214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的袋子,在捐献者詹光志等人的注视下密封,装入将飞往北京、传递生命希望的“红十字”箱子。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