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王廷廷)“我出生于一个山区小村的贫农家庭,能够读完大学并能在大学工作,完全归于新中国这个好时代,是党给予我 无微不至的关怀,发给我学习、生活经费(助学金),我从内心里感谢党、热爱党。”说这话的李建章教授,今年已经80岁了,这位1993年被国务院批准终生享受国家特殊津贴、2012年被河南省医学会神经病学专业分会授予唯一的终身成就奖的大家,现在还担任《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主编,是郑州大学五附院、河南大学一附院神经内科特邀专家。
仁心仁术:一切以病人为中心
李建章教授他经常给同志们讲,医生“轻率”地用不了一分钟开一个检查单,可能就要耗去农民半年心血、半亩甚至地的劳动收入。他看病时还特别注意病人的心理,尽可能满足病人的要求。有一个18岁的女孩,因发作性“意识不清”曾在不少地方就医,都诊断为癫痫,心理压力很大,常常一个人在家不敢出门,怕见人犯病,服药无效,发病次数更多。一天来找他看病,乘车而来但不下车,车停在马路旁,经其父一再劝说也不听,最终无法其父向李建章求助。李建章欣然到车内给患者看病,经详细询问病情并做了检查,诊断她是“假性癫痫”,给她做了耐心的心理治疗,并辅以药物,结果病人很快好了,不再发作。
抢救病人、挽救病人生命是医生的天职,由于疾病本身的特点,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脑子清楚,但常出现呼吸肌麻痹,呼吸困难、痰咳不出,瞬时可致死亡,随时要做气管切开,病情的严重性及病人的躯体、心理痛苦可想而知,在呼吸机严重缺乏的年代里,李建章教授常与病人家属一道给病人捏皮球(一种辅助呼吸的气囊)。他清楚的记得一个郑州电业局病人患格林-巴林,刚发病住院时病情尚轻,但病情发展迅速,很快出现呼吸困难,为观察病情进展、及时抢救,他曾整夜守护在床旁,由于治疗及时病人终于得救并恢复了工作,40年后病人见到他,还滔滔不绝的谈论这一感激之情。
在70年代那个格林-巴林病多发季节,尽管医生的积极抢救,还是有不少病人死于该病,深深的触动医生之心,为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李建章与麻醉科医师等一起研究通过椎管内插管注药治疗的有效性,减少反复椎管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并获得河南省科技成果一等奖。
大胆创新:不迷信教条
“医生在诊疗过程中要始终拜病人为师,病人是医生经验积累的主要来源,也是医生检验其所学理论知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方法。”多年来,李建章不论是门诊、查房还是外出会诊,总是携带一个照相机,遇到典型病例或疑难病例,总是把它照下来存在电脑里,他认为这是向病人学习的最好方法。
“在整个医疗过程中,要善于思考,不要盲从。因为医疗文献是人写的,指南是有一些人在一起研究后规定的,这些固然都是来自实践,是宝贵的文献和医疗行为规则,但文章多是把较完美的东西发表出来,因而在期刊上见到的常常是典型资料,但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病人是千变万化和复杂的,同一种病在不同个体上可表现不一,不同疾病也可有类似症状,不那么典型,这就要思考,不能死守教条。即使是教科书上规定的诊断标准或者指南,尽管它们是非常有用的,但没有绝对性,不能处处死搬硬套,要多加思考,否则会捆住你的手脚,使你左右不定,得不出正确诊断和合理治疗。”李建章说,有人把“循证”当作圣经,其实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的Caplan教授曾抨击对循证医学的教条捍卫者,提出把疾病的治疗当作菜单是不妥当的,循证永远是“相对落后”的医学,在规范治疗上,它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但无所思考的照搬绝无必要。“吸取外国的经验是完全对的,但也不能盲从,多思考能使理论与实际结合,多思考能使‘库存’条理化,变‘外来’为‘己有’。”
传道受业:将经验传播
李建章教授通过主持河南省医师协会会议、疑难病例研讨会、讲课、会诊等,帮助指导各地医疗工作,尤其那次疑难病例讨论,报道了不少疑难及新近提出的一些疾病病种,开阔了大家的视野,激发了大家研讨对疾病诊断、治疗的积极性,对我省医疗水平提高有较大影响。
在教学上,李建章教授先后给医疗系本科生上过大班课,给硕士研究生上过专题讲座,常常为省级地市级的学术会议上做学术报告,也在大区级、国家级学术会议上做过专题学术报告,筹备并主持省级神经病学会议多次。
他讲课理论联系实际,内容生动,一位38年前听课学生在见面时还说,“老师当年上课的风度及一些经典的片段至今还记忆犹新”。他培养了一批硕士研究生他带领研究生首次在河南省用133Xe吸入法开展了对脑血流量测定的研究,发表了我省正常人大脑半球脑血流域值,这在全国也是少数。有些学生颇有成就,在通过硕士的中介阶段后继续深造为博士、博士后,成为河南等医疗机构的骨干力量,还有创业于国外,被聘为郑州大学特聘教授等。在科研上,曾主管过河南地区联合国的《关于农村癫痫流行病调查及干预试验》课题,历时9年,取得了一定成绩;承担过国家《关于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神经病流行病学调查》课题,获得卫生部科技成果二等奖;承担过省级课题多项,先后获省级科技成果一等奖一项及2、3等奖多项。
好学不倦:任何人都没有骄傲的资本
“任何人都没有骄傲的资本,在晴朗的夜晚,你仰望天空,天上有多少星,你知道有几个?你生活在地球上,你对地球了解有多少?在你从事的职业中,你能搞清楚的又有多少?人生是短暂的,当你对你的职业稍有所明白时,你又该糊涂了。”李建章教授认为,医学是个大海洋,医生个人非常渺小,在学习的道路上没有停步之时。他今年虽已8旬,但学习渴望并没有减,他除医疗活动外,每天总要上网学习5~7个小时,他认为学习是一种乐趣,可以丰富人的精神内涵。由于久坐使他下肢静脉形成血栓,患上了肺栓塞,呼吸困难,不能卧床,几乎要了命,但他病恢复后仍坚持学习。
他从学习中获得了许多新知识,大大提高了他的诊治疾病能力。
有一个病人,曾在河南几家医院就诊,还到过北京,均“未被诊断清楚”,经他会诊后基本上肯定了诊断,由于病变的特殊性,目前还没有办法治疗,向其家属说明了病情。后病人又抱着最后试试的心情,去到了西安,回来后病人家属诉说了就诊过程:一个医生看过后说,这种病对我来说是小菜一碟,住院吧。我们就住进医院,当病人躺在手术台上被打开颅骨时,医生才茫然不知所措,仅取了点脑组织做病理检查即关颅收场,病理检查结果与你诊断一致。
因为勤学,他在河南第一次诊断出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大脑胶质瘤病、胼胝体变性-异己手综合征、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等,首次向河南同道们介绍、移植了胼胝体疾病、多系统萎缩、脊髓栓系综合征、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等,提出了大脑胶质瘤病的缺血起源新理念、出血性进展性卒中的脑出血亚型命名,首次在国内报道一例卵巢性脑白质营养不良,特别在慢性脑供血不足这一疾病中做了大量工作。慢性脑供血不足长期以来由于概念较为混乱、缺乏统一诊断标准等“罪名”,在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1990年美国国立神经疾病与卒中研究所及我国1995年均从脑血管病分类中剔出了这一疾病(2007年国际上又恢复了这一分类),但他却坚持了这一疾病的客观存在及恢复这一疾病分类的重要性,2007年他在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上发表了《慢性脑供血不足新思维》,并随后又发表了《慢性脑供血不足的脑血流》,在我国首先提出了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定义、诊断标准及疾病分类标准。
老骥伏枥:工作到领“第二张纸”时
97年李建章从人事科领到第一张纸—退休证,他希望在他从医生手里领到“第二张纸”之前能为国家、为病人多做点工作,要做到“人老精神不能老”,不做“他活着但他已经死了,仰望天空无所事事”的人,除返聘继续做点原临床工作外,他还花费了有多时间从事他心爱的工作。
他创办第一个河南神经界人自己的学术园地、讲话论坛—神经学杂志。当时河南神经学界工作者辛辛苦苦工作,一年能创作400多篇文章,但能发表者寥寥无几,原因是没有自己讲话的论坛、表达的园地,不少外界人士说河南落后。为了宣传河南,他决定自筹资金创办一份学术杂志,他跑平顶山寻求经费,编印杂志试刊,跑审批相关机构申请批号,当时因经济困难,他们在活动中甚至连饭都吃不饱。后历时近3年,他创办了“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后经努力逐步升级为《实用神经疾病》杂志、《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并成为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使河南神经界人终于有了自己的学术园地、讲话论坛,现其影响已波及全国31省市和自治区神经界学者,已成为神经内外科、内科、儿科、影像学科医师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