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连丸--处方来源:《中国药典》
【方剂名称】香连丸
【处方】黄连(吴茱萸制)800g 木香200g
【性状】为淡黄色至黄褐色的水丸;气微,味苦。
【炮制】上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米醋8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行气止痛。用于湿热痢疾,里急后重,腹痛泄泻;菌痢,肠炎。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6g,一日2~3次;小儿酌减。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香连丸--处方来源:《政和本草》卷七引《李绛兵部手集方》
【方剂名称】香连丸
【处方】宣连 青木香各等分
【制法】上药,同捣筛,白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赤白痢疾。
【用法用量】空腹时用温开水送下20~30丸。每日二三次。其久冷人,即用煨熟大蒜作丸服。
【摘录】《政和本草》卷七引《李绛兵部手集方》
香连丸--处方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三
【方剂名称】香连丸
【别名】豆蔻香连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处方】木香15克 黄连22.5克(去须微炒)诃黎勒15克(煨,用皮)肉豆蔻122枚(去壳)丁香7.5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以烧饭和丸,如黍粒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乳食不节,肠胃虚弱,冷热失调,下赤白痢,腹内疠痛,日夜频作,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以粥饮送下5丸,日三四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三
香连丸--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七十五
【方剂名称】香连丸
【处方】木香 黄连(去须,炒)甘草(炙,锉)肉豆蔻(去壳)
【制法】上四味,等分,捣罗为末,砂糖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热痢。
【用法用量】每次15丸,空腹时用米汤下,更以意加减。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五
香连丸--处方来源:《鸡峰普济方》卷十四
【方剂名称】香连丸
【处方】黄连 地榆 赤石脂各60克 龙骨 阿胶 木香 艾叶 黄芩各30克 肉豆蔻45克 使君子22.5克 赤芍药30克
【制法】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便泄下痢,日夜无数,怠堕力少,米谷不化,脓血相杂,脐腹疠痛,痞满肠鸣,里急后重。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乌梅米饮下,不拘时。
【摘录】《鸡峰普济方》卷十四
香连丸--处方来源:《儒门事亲》卷十二
【方剂名称】香连丸
【处方】木香 诃子肉(面炒)黄连(炒)各15克 龙骨6克
【制法】上为细末,饭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治湿热痢无积滞者。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米饮汤下。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二
香连丸--处方来源:《幼幼新书》卷二十六引《聚宝》
【组成】木香1分,川黄连半两,没石子1个,肉豆蔻2个,诃皮3个,胡椒40粒。
【主治】小儿疳泻及夏末秋初泻痢。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心、食前杆草汤送下,日3-4次。
【制备方法】上以吴茱萸1合,慢火同炒紫色,去茱萸,为末,酒糊为丸,如麻子大。
香连丸--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别名】小连丸
【组成】黄连(去须,炒)半两,干姜(炮)1分,吴茱萸(汤浸,焙干,炒)1分,肉豆蔻(去壳)2枚,草豆蔻(去皮)1枚。
【主治】小儿肠胃虚寒,洞泄下痢,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7丸,乳食前米饮送下。
【制备方法】上为末,烧粟米饭为丸,如绿豆大。
【附注】小连丸(《普济方》卷三九八)。
香连丸--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七十六
【组成】黄连(去须)3两,地榆(锉)2两,赤石脂2两,龙骨1两,阿胶(炙令燥)1两,木香1两,赤芍药1两,艾叶(炒)1两,黄芩(去黑心)1两,肉豆蔻(去壳)1两半,无食子3分。
【功效】调脏气,止便泄。
【主治】下痢脓血,脐腹(疒丂)痛,虚气痞满,肠鸣里急。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上为末,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香连丸--处方来源:《幼科折衷》卷上
【组成】苍术1斤,明矾1斤(为末,入苍术炒),木香2两,黄连2两,乌梅1斤(煮烂)。
【主治】噤口痢。
【用法用量】每服3钱,生姜汤送下。
【制备方法】上为末,以乌梅肉为丸。
香连丸--处方来源:《圣惠》卷九十三
【别名】豆蔻香连丸
【组成】木香半两,黄连3分(去须,微炒),诃黎勒半两(煨,用皮),肉豆蔻1或2枚(去壳),丁香1分。
【主治】小儿乳食不节,肠胃虚弱,冷热之气客于肠间,下痢赤白,肠内(疒丂)痛,日夜频并,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米粥饮送下,每日3-4次。
【制备方法】上为末,以烧饭为丸,如黍粒大。
【附注】豆蔻香连丸(《局方》卷十吴直阁增诸家名方)。
香连丸--处方来源:《梅氏验方新编》卷二
【组成】川黄连1两2钱,广木香8钱(不要见火),山楂肉1两2钱(炒),川厚朴(去粗皮,姜汁炒)8钱,小青皮(醋炒)8钱,生甘草5钱,红花3钱(酒洗),大黄2两(酒炒),大白芍1两2钱,陈枳壳(麸炒)8钱,尖槟榔8钱,油当归5钱,地榆5钱,桃仁6钱(去皮尖),橘红4钱。
【功效】清邪热,导滞气,行瘀血。
【主治】热痢。
【用法用量】每服3钱,扁豆花泡汤化下。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荷叶包米煨饭为丸。
【用药禁忌】孕妇忌服。
香连丸--处方来源:《幼幼新书》卷二十八引茅先生方
【组成】木香半两,黄连(用茱萸半两,同于铫内炒令烟起,取出,去茱萸)半两,肉豆蔻半两,诃子(炮,去核)半两,阿胶(面炒)1钱,朱砂1钱。
【主治】小儿泻痢。
【用法用量】每服10-14丸,用饭饮吞下。儿小碎之。
【制备方法】上为末,饭饮为丸,如梧桐子大。
香连丸--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七十五
【组成】木香、黄连(去须,炒)、甘草(炙,锉)、肉豆蔻(去壳)各等分。
【主治】热痢。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空心米饮送下。
【制备方法】上为末,沙糖为丸,如梧桐子大。
香连丸--处方来源:《慈幼心书》卷九
【组成】川黄连1斤(去毛芦),广木香4两。
【主治】小儿痢疾。
【用法用量】外用吴茱萸4两,当归、白芍、川芎、生地、厚朴、车前、木通、枳壳、槟榔、茯苓、白术、黄芩、香附、陈皮、苍术各2钱,水7碗,煎至4碗,滤【去滓,将汁煮川连,至汁干为度,取起焙脆,同木香为细末,以老米粉和,滴醋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0-20丸,白痢生姜汤送下,赤痢细茶送下。
香连丸--处方来源:《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昆明方)
【组成】广木香4两,甘草4两,陈皮4两,槟榔4两,泽泻4两,黄连8两,苍术8两,枳壳6两,厚朴6两,吴萸4两,杭芍8两,茯苓6两。
【主治】赤白痢疾,里急后重。
【用法用量】每服2钱半,幼童减半,开水吞服。
【制备方法】水泛为丸。
【用药禁忌】胃弱泄泻不宜服用。
香连丸--处方来源:《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抚顺方)
【组成】黄连1两,广木香1两,川朴1两,槟榔1两,白芍1两,枳壳1两。
【功效】消炎整肠。
【主治】肠炎腹痛,里急后重,脓便血便,或如鱼脑,或如烂肉,日行数10次。
【用法用量】每服1钱,开水送下,日2次。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水泛小丸。
【用药禁忌】忌食瓜、果、生冷、油腻等物。
香连丸--处方来源:《人己良方》
【组成】黄连(酒、蜜、姜、土制)1两,使君子肉7钱(炒),白芍5钱,木香2钱半。
【主治】小儿脾胃虚弱,疳泻疳痢,延缠不愈。
【用法用量】5-6岁服5分,8-9岁服8分,每日服2次。虚弱者服1分。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米汤为丸。
香连丸--处方来源:《医学启蒙》卷三
【组成】川黄连(净)1斤(切豆大,同吴萸用汤浸泡良久,去汤,以湿萸同连闷过,方炒连赤色,去吴萸用连),广木香4两,白芍药4两(醋炒),平胃散4两。
【功效】和脾胃,除湿热,止泻痢,解宿醒。
【主治】吐酸嘈杂,腹痛,并男子淋浊,女人带下。
【用法用量】空心米汤送下100余丸;淋浊带下,空心白水送下80丸。
【制备方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香连丸--处方来源:《活人方》卷三
【组成】川黄连2两5钱(用吴茱萸1两3钱,同煮汁干,去吴萸用连,切片,焙干),白芍药(醋炒)1两,黄芩(炒)5钱,当归(酒焙)7钱5分,地榆(醋炒)5钱,广木香5钱,乌梅肉(炙)2钱5分,陈神曲(炒黄为末,1两2钱)。
【主治】男、妇、小儿之痢,表里俱清之后,里急后重,肚腹仍痛,所去血积或鲜或黑,及滞下而不痛,久不能愈者。
【用法用量】早晨空心吞服1钱5分,病久及年老者以参汤送下。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即以神曲调糊为丸,如麻子大。
香连丸--处方来源:《活人方》卷四
【组成】川黄连2两5钱(用吴茱萸1两3钱同煮汁干,去茱萸用连,切片,焙干用),白芍药(醋润1宿,晒极干,炒黄色)1两,广木香5钱,陈神曲(炒黄,为细末)1两2钱。
【功效】清火顺气。
【主治】白痢,里急后重。
【用法用量】早晨空心米汤吞服1钱5分。
【加减】肝泄者,脉必浮弦或沉弦,加防风1钱5分,柴胡1钱,升麻、川芎各5分,以升阳益气,兼服四神丸。
【制备方法】上以前3味为细末,即用神曲调糊为丸,如麻子大。
香连丸--处方来源:《女科秘旨》卷七
【组成】黄连(为末)、莲肉(研粉)各等分。
【主治】产后噤口痢。
【用法用量】每服4钱,酒调送下。
【制备方法】上和匀,酒为丸。
【附注】本方名香连丸,但方中无木香,疑脱。
香连丸--处方来源:《证类本草》卷七引《兵部手集方》
【别名】二和丸、秘方香连丸
【组成】宣连、青木香。
【主治】热痢。内热口渴,下痢赤白,日夜不止,肛门灼痛;或泄泻不止。下痢。泻及痢下脓血,日夜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腹饮送下,日2次。其久冷之人,即用煨熟大蒜作丸。
【制备方法】上分两停,炼白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临床应用】伤寒带菌者:成人口服每次1钱,儿童每次5分,每日2次,连服6天为1疗程。结果:观察15例,经一次治愈者13例,两次治愈者1例,另1例经两个疗程治疗仍为阳性,未继续观察。
【附注】二和丸(《卫生总微》卷十)、秘方香连丸(《医方类聚》卷一四一引《经验良方》)。本方改为散剂,名香连散(见《医方类聚》引《吴氏集验方》)。
香连丸--处方来源:《幼幼新书》卷二十九引《吉氏家传》
【组成】黄连1两,木香1两,诃子皮1两,豆蔻2个,子芩半两。
【主治】小儿赤白痢。
【用法用量】每服大人10丸,小儿5丸,空心煎醋浆汤送下;日午再服,煎生姜蜜汤送下。
【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香连丸--处方来源:《幼幼新书》卷二十九引《吉氏家传》
【组成】木香1分,宣连1分,胡黄连1分。
【主治】小儿赤白痢,腹中气痛,羸弱不思食。
【用法用量】每服7-10丸,饭饮吞下。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水煮稀糊为丸,如绿豆大。
香连丸--处方来源:《伤暑全书》卷下
【组成】木香2两,黄连(茱萸炒)8两,广陈皮2两,槐角子1两5钱,地榆1两,枳壳(麸炒)2两,枳实(麸炒)1两,槟榔2两,益元散2两。
【主治】痢疾。
【用法用量】每服1钱,红痢米汤送下,白痢生姜汤送下,日3次。
【制备方法】上醋糊为丸。
【用药禁忌】老弱数服后,即当温补。
香连丸--处方来源:《卫生总微》卷十
【组成】黄连(去须,择净)1两(杵碎,微炒),木香1分,诃子7个(炮,去核),肉豆蔻2个(面裹,煨)。
【主治】小儿冷热不调,霍乱吐泻,腹内(疒丂)痛。
【用法用量】每服10-15丸,米饮送下,日4-5服。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姜汁糊为丸,如绿豆大。
香连丸--处方来源:《女科百问》卷下
【组成】木香、黄连、吴茱萸、白芍各等分。
【主治】妊娠泄痢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浓煎米饮汤送下,日3次。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香连丸--处方来源:《活幼心书》卷下
【组成】南木香半两(不过火),净黄连1两(锉,用茱萸炒,仍去叶梗),乌梅肉2钱半(薄切,用屋瓦漫火焙干)。
【主治】赤白下痢,烦渴作痛。
【用法用量】赤痢每服33-55丸,或77丸,空心甘草汤送下;白痢丸数同前,空心白姜汤送下;赤白交作,空心温米清汤咽服。
【制备方法】上为末,用阿胶半两(锉碎,炒胀),水化如糊,候冷入乳钵内同前药末亭分拌匀,丸如麻子仁大。
香连丸--处方来源:《普济方》卷二二
【组成】硫黄1两(研),硇砂1两(研水煎霜),生木瓜1枚(去皮,切取盖子,剜瓤尽,入硫黄,砌砂在内,却盖,竹签定,蒸1伏时,研如膏),肉豆蔻3枚(去壳,炮),槟榔3枚(生,锉),当归(切,焙)半两,石斛(去根)半两,牛膝(酒浸,切,焙)半两,附子(炮,去皮脐)半两,巴戟(去心)半两,苁蓉(酒浸,切,焙干)半两,茴香子(炒)半两,木香半两,沉香(锉)半两,白茯苓(去皮)1两,丁香1两,京三棱(炒,锉)1两,麝香1两,乳香(另研)1两,人参1两,桂(去皮)1两,毕澄茄1两,阿魏(醋化面作饼子,炙干)1两,干姜(炮)1两。
【功效】补骨髓,益真气,治痼冷,润皮肤,悦颜色。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心、食前温酒送下。
【制备方法】上除前膏外,为末,入前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附注】本方名香连丸,但方中无黄连,疑脱。
香连丸--处方来源:《准绳·幼科》卷五
【别名】香橘丸
【组成】黄连1两(以茱萸5钱同炒,去萸不用),木香半两,石莲子(取肉)2钱半,陈皮半两。
【主治】小儿痘疮,热毒下流,暴泄或脓血不止者。热呕,并噤口痢。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陈仓米汤送下。
【制备方法】上为末,醋调神曲糊为丸,如麻子大。
香连丸--处方来源:《育婴秘诀》卷四
【组成】黄连(大如鸡爪者,去枝梗,横切)3钱,吴茱萸3钱,木香3钱,石莲子肉3钱。
【主治】下痢脓血,赤白相杂,里急后重。
【用法用量】陈米炒煎汤送下。
【制备方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黍米大。
香连丸--处方来源:《医统》卷二十六引《活人心统》
【别名】香连丹
【组成】川连(姜炒)4两,香附子(制末)4两。
【主治】久郁,心胸不快,痞塞烦痛。嘈杂干呕吞酸。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白汤送下。
【制备方法】上为末,神曲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附注】香连丹(《济阳纲目》卷十六)。
香连丸--处方来源:《袖珍小儿》卷六
【组成】黄连1两(去毛,以吴茱萸2两炒,去茱萸用黄连),木香2钱,诃肉5钱(面煨)。
【主治】积泻下痢,里急后重,夜起频并。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米饮吞下。
【制备方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香连丸--处方来源:《袖珍》卷一
【组成】黄连5两(锉),粉草2两半(碎),木香1两(不见火)。
【主治】痢疾。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前酒或米饮送下。
【制备方法】上先将粉草、黄连用蜜水略拌湿,安在铫中,重汤熏之,良久取出,晒焙干,再依上法熏之,再晒,得九熏九晒九炒,再晒10分干,与木香一处为末,水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香连丸--处方来源:《圣惠》卷二十八
【组成】木香1两,黄连1两(去须,别炒),地榆1两(锉),诃黎勒2两(煨,用皮),厚朴2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当归1两。
【主治】虚劳,泄痢腹痛,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