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指导:黄穗平 广东省中医院脾胃大科主任
今日正式进入初伏,一年最热的时候已经到来。一阵骄阳一阵豪雨,潮湿闷热的“桑拿天”确实需要注意避暑,但更多人需要的却是祛湿,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原来是跟消暑的方式有关系。阵阵豪雨导致体内湿气重,煲汤祛湿放什么料最有效最应景呢?这要看体内是暑湿还是消暑不当带来的寒湿。
日前,广东省名中医、省中医院脾胃大科主任黄穗平教授做客广州日报健康有约名医微课,带来了大量三伏天祛湿养生的干货。
夏日炎炎,经常都是出门5分钟,背后就被汗水浸湿了。这样的“桑拿天”为何会导致人体容易湿气重呢?黄穗平解释,“湿”原本指的是自然界多雨或潮湿的气候或环境状态,但是,如果这种气候环境状态太过,超出人体的适应能力,就会引发疾病。岭南地处沿海地区,夏季多雨潮湿,人体皮肤腠理疏松,外湿容易侵入,体内湿气困阻,脏腑功能失调,就容易聚湿生痰致病。
此外,现代人体力劳动强度减少了,加上夏天为了避暑,户外活动也减少了。夏天本来是要出汗的,可是现在大家都离不开室内的空调,本应该从汗水中流出的“湿”,全部被密闭在身体里。
再有就是贪凉饮冷的消暑方式作祟。爱喝冷饮,吃生冷食物,爱吹空调,这些行为过度也会损伤人体阳气,阳不化阴,湿浊内生致病。
夏天夜宵盛行,而嗜食肥甘厚腻,摄入过量,远远超过身体所需,易聚湿生痰。饮食不节也会损伤脾胃,运化水湿功能失常。
湿气也有寒热之分
如何知道自己湿气重呢?黄穗平介绍,如果晨起昏昏沉沉老觉得睡不够、小腿肚子还有发酸、发沉的感觉,如厕遭遇“冲不净”的尴尬,再看舌苔黄腻有齿痕,那多半就是需要祛祛湿了。
黄穗平说,虽然现在已经进入了一年最热的三伏天,最容易中暑,但现实生活中,除了少部分需要户外作业的劳动者,大部分人都很难因为气温过高、烈日曝晒过久或工作场所闷热而引发热病,反而是暑热时节过食生冷或贪凉露宿、空调过低、冷浴过久而导致寒气湿气侵体致病的最多。
所以说,西瓜、凉茶、凉菜、冰啤、冷饮、空调,这些都是助寒湿伤阳气的。大家不妨对号入座,你的消暑方式“中了多少枪”?
食疗也可祛暑湿、寒湿
时下,各大中医院的三伏天灸贴药服务已经开始了,这一疗法最适合体质虚寒的人群祛除体内寒湿。但有一些人不适合天灸,可以寻求中医师帮助,通过内服汤方祛湿。当然,人们最想要的依然是通过食疗来解决问题。
如果真的有户外工作或闷热不通风的中暑风险,黄穗平介绍,食疗方面预防中暑、暑湿感冒最好的有这些:冬瓜、扁豆、薏米、荷叶。家里煲汤的时候放一点这些食材就能消暑了。冬瓜性味甘寒,清热解暑,利尿消肿。荷叶性味微苦微甘,气清香,可消暑利湿、健脾升阳、散瘀止血。暑湿季节,冬瓜与荷叶同煮,或是冬瓜煲薏米,都是不错的选择。
不过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这些食物,或可加入姜片;另外,薏米易致滑胎,孕妇可别为了消暑而误食。
水果=生冷?
不少妈妈一提到“生冷”,就说水果也是“生冷”之物,不利脾胃,小孩发烧咳嗽也要“戒口”,这个说法对吗?
黄穗平说,属于夏季的这三个月少吃寒凉食物有一定道理,但并不是绝对的,要因人而异,不能“过”也不能“不及”。中医讲究四季养生,夏天是阳气最盛的时候,要让阳气外泄出来。人不能过长时间地停留在冷气环境内,食物也不宜过于贪凉。否则,到了秋天应当收藏的时候,身体就容易出现问题。
至于能吃多少寒凉食物,关键还是要看个人的体质,而且水果也有寒热之分。体质寒的人当然要少吃寒性水果(如梨、山竹),否则容易造成腹泻。体质热的,则要少吃温热属性的水果,比如榴莲、荔枝。如果是正常平和体质的人,即便水果带有寒凉性,但如果吃得适量,有节制,仍然是利多弊少。
三伏天养生食谱
想祛暑湿的看这里
扁荷粥:白扁豆50克,冰糖30克,荷叶1张,大米50克。将扁豆、大米淘洗干净,荷叶洗净切丝,冰糖研细。煮成粥。可清暑利湿,和胃厚肠,降脂祛腻。
想祛寒湿的看这里
草果砂仁煲鲫鱼
功效:温中燥湿、暖脾利水、化食
推荐人群:寒湿困脾致胃痞纳差、恶心呕吐、脘腹胀满、喜热饮、进食生冷寒凉加重甚至腹泻,舌苔白厚腻等症状者。
材料:
砂仁5粒、草果6g、白胡椒8-10粒、鲫鱼一尾、生姜3片(4人份)
做法步骤:
①砂仁、草果稍冲洗,用刀背轻砸两下;
②胡椒砸碎。鲫鱼斩杀,去内脏、鱼鳞,洗净,鱼身划2刀,热锅内略煎至金黄色;
③将鱼及草果、胡椒同纳入汤煲中,加水1500ml;
④武火煮15分钟后改文火煮45分钟,再加入砂仁煮15-20分钟,少许食盐调味即可。
不适宜人群:虽说砂仁具有行气安胎之效,但草果不宜阴虚血少者,故孕妇、阴虚血虚者少用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