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妇幼

孩子胃口不好不长肉,真的缺赖氨酸吗?

2020-10-26 16:34 来源:人民网

  B12全称赖氨酸维B12颗粒,是儿科临床经常用来治疗孩子胃纳差的药。用过B12的家长反映:“孩子吃了B12,确实肯吃饭了。”“连服了两个月,眼看孩子的小脸蛋有肉了。”

  很多家长也有些心动:这药能开胃下饭,还能帮孩子长高?真有传说中这么灵?经常吃一吃不是挺好吗?

  服用前要弄懂

  赖氨酸维B12是处方药

  查看赖氨酸维B12颗粒的说明书,该产品适应症如下:加速儿童生长发育、增进食欲;有助于大脑发育和提高智力;有抗贫血、增强体质和抗病的功效;消除异食癖。

  B12冲剂味道甜甜的,像饮料,很多孩子不会抗拒,甚至主动要求喝。也正是这种甜味和看似百利而无一害的功效,让很多家长错认为B12是一种给孩子补充营养、健脾开胃用的保健类产品。

  其实,赖氨酸维B12颗粒是处方药。

  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主要区别在于:

  非处方药安全性更高一些,通常不会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家长可以按照说明书提供的剂量、适应症等自行服药。

  但处方药则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使用剂量也应遵医嘱。

  所以,这也就解答了社群里大多数家长急切想知道的问题:我家孩子究竟能不能服B12?应该去医院面诊,由医生说了算。

  赖氨酸维B12只能治疗

  缺赖氨酸导致的胃口差

  如果医生说孩子不适合吃B12,家长也不必担心走宝,非要想着法子给孩子吃。B12虽然能让孩子增加食欲,改善一些身体状况,一般只是给体内缺乏赖氨酸的孩子服用的。

  缺乏赖氨酸的孩子,会营养不良、贫血、抵抗力下降,甚至会生长缓慢、反应迟钝、智力低下。赖氨酸不能由人体合成,只能通过食物获得。但缺乏赖氨酸的孩子,还有个症状是食欲减退。这就导致这类孩子很难通过正常进食摄取足够多的赖氨酸,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治疗。

  服用赖氨酸维B12,确实能改善因为缺乏赖氨酸导致的瘦瘦小小、不肯吃饭、容易生病等情况。但家长要了解到的是,其实孩子偏食挑食、不爱吃饭、长不高的原因有太多种了,从中医领域来讲,绝大多数都是脾虚造成的。这种情况下,更好的方法反而是顾护消化,少食多餐,找准不积食的时机给孩子健脾养胃。

  相反,如果不懂方法,一味学着别的家长乱补孩子并不需要的B12,对食欲和生长发育改善是不大的。所以,家长只需记住一点:赖氨酸维B12是处方药,不是能给孩子长期服用的助长药、保健品!

  而且,身体健康的孩子,每餐多吃一块肉、少吃几口饭等表现,都会受环境、季节、情绪等多方面影响,只要不是很明显的反常,也不用太担心。有时,给体质没什么问题的孩子服用B12体现出来的所谓“效果”,可能只是家长的安慰剂。

  有需要的情况下

  赖氨酸维B12怎么吃?

  如果经专科医生检查后,确定缺乏赖氨酸,需要服用B12,孩子可以这样服:遵医嘱,每天早、晚饭后。1~5岁,一次半袋(5g)冲服;5~12岁,一次1袋(10g)冲服;一般来说,医生会建议家长给孩子服用1~2个月。

  B12虽然副作用小,但长期大量服用,可能会过度补充,或出现药品依赖。所以,经过医生复查后,确认孩子恢复了,就不需要再把服用B12当成每日习惯。

  真想给孩子补赖氨酸

  从食物中来,到食物中去

  现在经济条件发展起来了,其实很少有孩子缺乏赖氨酸。绝大多数的孩子,通过日常饮食就可以摄取足够的赖氨酸。

  根据美国食品营养委员会的建议,不同年龄段儿童每天摄入赖氨酸的推荐量如下(按体重算):1~3岁孩子每公斤每天58mg,4~8岁孩子每公斤每天46mg,9~13岁女孩每公斤每天43mg;9~13岁男孩每公斤每天46mg。如:一个12公斤重的2岁孩子,每天建议摄取12*58=696mg赖氨酸。

  而在日常饮食中,富含蛋白质的食物都含有赖氨酸,如肉类、蛋奶,鱼虾、贝类、乳制品、豆类、坚果、薯类、糙米等。

  简单理解,比如每天给孩子吃:2个鸡蛋、几块猪瘦肉、半杯牛奶、1个小鸡腿、一块豆腐、一把黄豆……就足以满足孩子的赖氨酸需求。

  有家长问,赖氨酸维B12除了赖氨酸之外,还能给孩子补充维生素B12,万一孩子缺乏维生素B12怎么办?其实,只要孩子不是长期素食,或有慢性胃部疾病,通常不会缺乏维生素B12。

  我常建议有积食的孩子用素食+三星汤消食导滞。注意这并不是推荐孩子长期素食。在消食导滞的1~3天里,哪一天看到孩子的舌苔、口气、大便、睡眠变正常了,第二天就可以开始加一点肉类。

  当然,刚恢复健康的脾胃,经不住狂吃猛吃。给孩子吃肉,也是清淡、少量、好消化为主,慢慢试探孩子的脾胃是否能接受。

  养成孩子科学饮食的好习惯,让脾胃消化健运了,即便不专门补赖氨酸维B12,孩子也能长高长肉,聪明机灵。

  资料来源:许尤佳育儿堂微信公众号

  本文由广东省中医院儿科主任许尤佳进行科学性把关。


责任编辑: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