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头条新闻

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如何“紧”何处“密”

2019-08-01 09:15 来源:河南日报

  7月30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一场专题新闻发布会,让“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成为热词。县域医共体是什么,加上紧密型之后,又有什么新特点,一起梳理一下。

  先来说县域医共体,它的诞生,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推动分级诊疗制度。2017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要在县域组建医疗共同体,逐步实现区域内医疗资源共享,进一步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由此可见,县域医共体其实是医联体的一种,在这份意见中,共提出4种医联体组织模式,另外三种分别是城市医疗集团、跨区域专科联盟和远程医疗协作网。

  目前,全国已组建3000余个县域医共体,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是在建设过程中,年轻的县域医共体也出现了一些苗头性问题,例如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重医疗轻公卫以及外部支持政策不完善不到位等。于是,一个“进阶版”的医共体又提上日程。今年5月,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底,在500个县初步建成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分工协作的新型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形成服务、责任、利益、管理的共同体。可见,这个共同体,要在“服务、责任、利益、管理”这八个字上靠得更紧,比如在管理体制、薪酬制度等方面,成员单位之间会联系更紧密,甚至是统筹推进。

  谁来打头阵呢?通知中是这样说的:在全国遴选一批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试点县;原则上,每个地市要遴选一个县开展紧密型医共体试点,鼓励以地市为单位全面推进。具体到河南,目前已选定28个试点县(市)。

  医共体成员都有谁?根据同时发布的《关于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通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以县级医疗机构为龙头、其他若干家县级医疗机构及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成员单位。医共体牵头机构原则上为二级甲等以上医疗机构。值得特别注意的是,不久前国家有关部门强调,在医联体建设过程中,不得变相地取消、合并中医医院。不仅如此,还要着力推动县级中医医院在县域内牵头组建紧密型医共体。

  作为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县域医疗对于河南意义更加重大。这次,河南更是把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摆在了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度。无论怎样的载体,让百姓在家门口看好病,始终是一个不变的目标。


责任编辑: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