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今日热点

卫健委发布流感防控方案 推荐5张中药方

2018-10-26 09:34 来源:人民网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建设兵团(卫计委)卫健委,中国疾控中心加强流感防控工作,并同时下发《全国流行性感冒防控方案(试行)》。

  新的流感防控方案针对疫情监测与研判、流感疫苗应用、重点场所疫情防控、暴发疫情处置、医疗救治工作,列出五大防控重点措施。要求各单位按照《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年版)》进行临床治疗。

  2018年1月,原国家卫计委时隔7年,再次更新流感诊疗方案,发布《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版)》。这份诊疗方案推荐了3种抗病毒药物——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13个中成药,包括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清开灵颗粒(口服)等。中医治疗方面,根据流感的轻、重症和恢复期点名推荐了5张中药治疗方。

  流感轻症

  ■推荐:银翘散合桑菊饮加减:

  银花15g、连翘15g、桑叶10g、菊花10g、桔梗10g、牛蒡子15g、竹叶6g、芦根30g、薄荷(后下)3g、生甘草3g

  麻杏石甘汤加减:

  炙麻黄5g、杏仁10g、生石膏(先煎)35g、知母10g、浙贝母10g、桔梗10g、黄芩15g、柴胡15g、生甘草10g

  ■适应症:

  咽红不适,轻咳少痰;口渴咽痛,眼结膜充血

  从中医角度讲,流感属于温病,一老一小最易中招,所以尤其要留意流感的蛛丝马迹,在流感初期便加以遏制缓解,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主委、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强调。

  一般来说,流感初起时多出现咽红不适,轻咳少痰等症状,轻症患者的中医治疗可内服银翘散合桑菊饮。银翘散合桑菊饮由10味常见中药组成,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对抗温病效果显著,被历代医家作为治疗温病的常用方剂。

  如若患者感受外邪,出现高热,严重咳嗽,黏稠不易咯出,口渴,还有咽痛,眼结膜充血等症状时,属表寒里热证,此时急当清泄肺热、止咳平喘,所以推荐麻杏石甘汤。

  这是源自“医圣”张仲景的治咳良方,临床大多用于治疗各种肺炎、支气管炎、鼻炎等,在治疗肺热咳喘上有显著效果。方中炙麻黄为君药,辛甘大寒的生石膏为臣药,且用量倍于炙麻黄,可使宣肺而不助热,清肺而不留邪。杏仁降肺气,生甘草益气中和,用为佐药,助清肺平喘。

  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主任委员、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马融提醒,儿童脏器发育不健全,用药剂量需遵医嘱调整,一般3~7岁患儿吃1/2成人量,7~14岁吃2/3成人量,14岁以上吃成人量即可。此外,此次新方案中首次推荐儿童抗流感中成药,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小儿肺热咳喘颗粒等都是轻症患儿的选择。

  流感重症

  ■推荐:宣白承气汤:

  炙麻黄6g、生石膏(先煎)45g、杏仁9g、知母10g、鱼腥草15g、葶苈子10g、黄芩10g、浙贝母10g、生大黄(后下)6g、青蒿15g、赤芍10g、生甘草3g

  参附汤:

  生晒参15g、炮附子(先煎)10g、黄连6g、金银花20g、生大黄6g、青蒿15g、山萸肉15g、枳实10g

  ■适应症:

  高热不退,喘促短气,或伴心悸;神识昏蒙,口唇紫暗,四肢厥冷

  对于流感重症患者,新方案中细分为毒热壅肺、毒热内陷两种类型辨证论治。

  毒热壅肺型流感患者一般会出现高热不退,咳嗽重,喘促短气,头身痛,或伴心悸,躁扰不安等症状,此时需解毒清热,泻肺活络,推荐基本方药宣白承气汤。

  马融介绍,宣白承气汤与麻杏石甘汤同是宣降肺气的温病治疗方剂,不同之处在于,宣白承气汤中加入了有通便之效的生大黄,成为了肺肠脏腑合治的代表方,方中石膏、杏仁清热,宣肺气之痹,大黄通腑,去肠胃之结,特别适用于“清肺定喘、泻热通便”的治疗。

  毒热内陷型患者则会出现神识昏蒙,口唇紫暗,呼吸浅促,咯粉红色血水,胸腹灼热,四肢厥冷,汗出尿少等症状,此时当需用急救垂危的良方——参附汤。参附汤是救急方,方中重用人参,其甘温,大补元气,附子温壮元阳,是中药里能够“回阳救逆的第一品药”,有利于治疗四肢厥冷、脉细欲绝的急症,从而补气回阳。二药共用,最能振奋阳气,益气固脱,适用于病势危重者。

  但要注意,附子味辛甘,有毒,此味中药用法用量要求极为严谨准确,用得好可“起死回生”,疑难重症往往能收奇效,用错可能就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要谨遵医嘱。

  流感恢复期

  ■推荐:沙参麦门冬汤:

  沙参15g、麦冬15g、五味子10g、浙贝母10g、杏仁10g、青蒿10g、炙枇杷叶10g、焦三仙各10g

  ■适应症:

  神倦乏力,气短无力,咳嗽少痰

  一些流感患者,在退热后仍旧会出现神倦乏力,气短无力,咳嗽少痰的症状,刘清泉解释,此为流感导致的气阴两虚,正气未复,推荐服用沙参麦门冬汤进行调养。

  “沙参麦门冬汤”是清代中医名家吴鞠通记载在《温病条辨》书中的中医名方,常用于治疗温病后期,燥热邪气伤肺胃阴分,津液亏损的病证。主要由沙参、麦冬、五味子、浙贝母、炙枇杷叶等8味中药组成,方中主药沙参、麦冬可清养肺胃,生津止渴,炙枇杷叶可下气化痰,对流感恢复期调养有良效。

  是药三分毒,靠吃中药来预防流感是不切实际的,刘清泉指出,“避免流感的伤害,最有效,也是最经济的办法是接种流感疫苗。”因此流感的高危人群,如慢性病患者、孕妇、老人和小孩都应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刘清泉强调,《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是给医生看的救命方,对比新旧两版方案,新版诊疗方案在抗流感病毒推荐中药药物方面更加明确,尤其是中药药物克数使用方面更为严谨。这也恰恰强调,中医药必须要辨证治疗,且不同时期证有所变,因此老百姓切不可自行抓药服用,要去正规医院让医生先确定属于哪一种类型,再进行治疗,且谨遵医嘱加减调药。

责任编辑: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