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指导/广东省人民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主任医师戚元丽博士
一刻不停地动,上蹿下跳没有一刻安稳,上课不认真听讲,活动特别多,需要老师多次提醒,情绪不稳定,常常冲动任性……很多家长把这归咎于孩子调皮,“欠收拾,打一顿就好了”,殊不知这是多动症的典型表现。
专家表示,多动症是神经发育缺陷疾病,“明确是一种疾病,得治!”如果不加干预,有30%的孩子症状可延续到成年期,给孩子一生带来严重影响。
是调皮还是多动? 三招教你判断
多动症的全称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与其年龄不相适应、以注意障碍、多动和冲动行为为特征的心理行为疾病。广东省人民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主任医师戚元丽博士介绍,多动症在我国的发病率为5%~13%,是最常见的儿童心理行为障碍性疾病。
多动症的孩子在学龄前期也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但这时候不容易引起家长的重视,或者家长很难将多动症与调皮、好动等情况区分开。她支招称,可从以下三方面鉴别是多动症还是调皮。
1.注意力缺陷
一般情况下,正常儿童注意力稳定性的持续时间为:5~6岁的孩子可维持约10~15分钟,7~10岁的孩子可维持约15~20分钟,10~12岁的孩子可维持约25~30分钟,12岁以上可以维持超过30分钟。
但多动症患儿就不一样了,他们很难自觉地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件事上,注意力持续的时间比同年龄的孩子要短,另外一方面,他们又表现为无意注意亢进,即他们在做某一件事时,很容易就受外界刺激而分心。但对于他们所感兴趣的游戏、少儿节目等,则能聚精会神。
2.活动过度
活泼好动、调皮捣蛋、对新鲜事物或陌生环境充满各种好奇、活动量大等等,这些都是孩子的天性,但正常活泼好动的孩子,他们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还是可以自我约束和控制的,比如,他们可能在家活泼好动,但去到公共场合时,他们就会有所收敛。
而多动症患儿常在不合适的场合也过于活跃,很难安静下来,如他们不遵守课堂纪律,上课时总是小动作不断,话多且容易插嘴或打断别人说话,甚至离开座位在教室里奔跑打闹等,而且他们的活动又是缺乏目的性的,要他们由始至终地完成某一件事,对他们来说是极其困难的。
3.易冲动
多动症患儿常对不愉快的刺激反应过度,不分场合,不顾后果,心血来潮想干嘛就干嘛,在跟别人交谈或回答问题时,也常常是还没等对方说完就马上打断别人,而且常常“明知故犯”,尽管因此经常受到批评,但他们仍是屡教不改。
“总的来说,多动症孩子和正常孩子相比少了一些‘分寸感’,即经常在不合适的时间不合适的地点有很不合适的行为,此时就要引起家长注意了。”戚元丽说。
确诊:
收集病史+临床评估+辅助检查
目前临床上诊断多动症,主要通过临床面诊收集病史,临床检查与评估,以及一些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病史采集主要通过询问监护人获得,也可以从老师反映的情况加以补充。
面诊时要做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和心理检查。实验室检查一般包括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身高、体重与血压等,便于了解儿童的基本躯体状况,排除用药禁忌。心理检查评定注意力水平、心理功能、智力水平、认知功能等。
脑电图检查是很重要的检查项目。ADHD儿童有45%~90%有脑电图异常,表现为慢波增多、调幅不佳、不规则、基线不稳,B渡的频度及波幅均较低,a渡的频度增高,但无特异性,大多数儿童为轻-中度异常,提示脑发育的滞后。如果该儿童幼时有高热惊厥史、抽搐史或抽搐家族史,应检查脑电图排除癫痫。
还可能要进行脑诱发电位和脑电涨落图检查,“说到CT与核磁共振检查,在国外,科研中对多动症进行功能核磁检查,结合认知心理学的检查,发现了ADHD与正常儿童特异性的差异表现,但目前还没有应用于临床。”戚元丽说。
多动症不治疗
犯罪风险高
多动症虽常见于学龄儿童,但有70%的患儿症状会持续到18岁,30%的患儿症状会持续终身;继发或共患破坏性行为障碍及情绪障碍的危险性高;成年期物质依赖、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和违法犯罪的风险是一般人群的5~10倍。患者是学业和职业成就低的高危人群,给家庭和社会均造成沉重负担。“所以,家长对孩子的多动症一定要重视,积极寻求解决办法,不能听之任之。”戚元丽说。
在多动症的治疗方面,戚元丽强调,药物治疗是基础,在此基础上,再配合行为治疗和心理治疗。“药物治疗是场持久战,目前国际上对多动症的最新治疗目标是让患儿的症状达到持续的完全缓解,使其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社会功能,最大限度地改善社交。这个过程通常需要一年以上,至于什么时候停药则要通过医生的专业评估来决定。”戚元丽说。(全媒体记者 冯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