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列表

“肠”治久安——要长寿,先“肠”寿

2018-06-19 16:05 来源:谈癌论健

  端午刚过,除了还没有调整好的作息规律之外,大多数人面临的问题就是肠道不舒服,不知道您是否有这样的情况?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养生保健意识越来越强,可人们大都把注意力放在了心、脑、肝、肾等脏器上,而忽视了肠道的保养。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也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器官。因此,肠道的状态决定了人的容颜和美丽。肠道健康与我们的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只有肠道健康年轻,人才容易更健康,更长寿!

  肠道有多重要,你知道吗?

  肠道,是人的第二“大脑”,有一千亿个神经细胞,主要负责我们下意识的活动。

  肠道,是人体主要的消化器官,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99%由肠道消化吸收。

  肠道,是我们身体中最大的免疫器官,几乎人体70%的的免疫细胞位于肠粘膜内。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器官,担负了人体大部分的排毒任务。在排毒的同时,它还担负起抵御疫病的重任。

  肠道年轻,人更健康长寿!

  而肠道也是有年龄的,并且在青年时期开始老化。一旦肠道老化,其保护作用失效,各种疾病也会接踵而至。

  作为常见病、高发病,肠道病不仅使人承受机体痛苦,而且还会在体内堆积毒素,阻断人体营养来源,使人体免疫力下降,并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肝胆疾病、贫血、癌症等。

  不过,经过医学界研究发现,肠道“老龄化”的状况并非不可逆转。

  只要日常采取正确的肠道养护措施,可以显著提升肠道益生菌群的活力,延缓衰老,进而远离各种潜在的肠道疾病威胁,人也就容易活得更久更健康。

  肠道如此重要,却面临着重大的威胁——结直肠癌,这个日益高发的病症,不得不引起人们高度重视。

  结直肠癌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

  结直肠癌是一种典型的“富贵病”,与人们的生活条件和饮食方式有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向着“三高一低”转变,结直肠癌发病率上升趋势明显,已经成为我国高发癌种。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年龄在45岁左右,与欧美国家相比年轻15岁。

  近年来发病年轻化趋势明显,临床上30岁以下的青年白领罹患结直肠癌的比例逐渐升高,约占总患病率的10%。一方面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和低纤维素“三高一低”的饮食结构,使年轻人缺乏有助于消化和分解脂肪的膳食纤维,而久坐不动的工作学习又使肠道蠕动减缓,使毒素在肠道内延长滞留时间,也增加了致癌物与肠道接触的机会,增加大肠癌风险。

  警惕结直肠癌的五个征兆

  虽然结直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但是如果出现这五个征兆,患者就要提高重视,及时到正规医院诊治。

  便血 便血原因主要为大便与肿瘤表面摩擦所致。轻者,仅表现为大便潜血试验阳性;重者,可表现有黏液血便、黏液脓血便或纯血便。当表现为黏液血便或黏液脓血便时,常被误诊为痢疾而延误治疗;当表现为纯血便时,很可能被误认为是痔疮出血而贻误了就诊时机。

  大便习惯改变 早期可出现腹泻、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随着肿瘤持续增长,导致肠腔狭窄出现进行性便秘。直肠癌患者除了便频外,还有排便不尽感,最初发生在清晨起床后,逐渐增多,每日数次或10多次,甚至夜间也大便数次。

  腹痛腹胀不适 肿瘤持续增长,部分患者会出现腹部胀痛不适,往往是隐痛不适,可无胃肠道症状。

  贫血 肿瘤生长需要大量血液供应。所以随着肿瘤的逐渐增长,病人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

  腹部肿块 中后期60%~70%病人中可于右侧中腹部触及一个质硬肿块,这也提示右侧结肠癌可能的一个征象。

  每5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

  结直肠癌是可防可治的,可防的关键在于饮食和运动,可治的关键则在于早期发现。

  建议大家积极参与结直肠癌筛查。50岁以上、有结直肠息肉史或结直肠癌病史、慢性肠炎、长期饮酒或高脂饮食、长期坐位工作且缺乏运动的高危人群,每5年须进行一次肠镜检查,每年进行一次大便潜血检查和肛门指检,发现有肠息肉则必须高度重视。因为从息肉到癌变大约需要3到5年时间,如能在癌变之前进行治疗可以有效预防肿瘤。

  肠息肉是否为癌前病变?

  凡是大肠粘膜上任何向肠腔突起的赘生物,无论其大小、形状和组织学类型如何,临床上均统称为“息肉”或“多发性息肉”,后者也称息肉病。

  息肉主要分为炎症性和腺瘤性两种。

  炎症性息肉在炎症治愈后可自行消失;腺瘤性息肉一般不会自行消失,有恶变倾向。

  检出息肉和确定其病变性质的最有效措施是定期进行全结肠镜(包括病理)检查并在肠镜下进行干预治疗。

  肠镜下从大体形状上大致可以判断息肉的良恶性,一般来说,带蒂的、直径小于2cm、表面光滑、镜子推动活动度好的常常是良性的。而黏膜下扁平的,直径较大(大于2cm),表面有出血、溃疡,镜子推动活动度差的往往往是恶性的机会较大。

  肠镜下只能根据息肉的形态作出大概而模糊的诊断,正确的处理是将息肉完整切除送病理检查,以最终判定息肉的性质。

  病理结果才是息肉诊断的“金标准”

  腺瘤性息肉可分为三种类型: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管状绒毛状腺瘤,其中管状腺瘤最见。

  腺瘤性息肉有一定的癌变机会,是癌前病变,尤以家族性结肠腺瘤性息肉已被公认为遗传性结肠癌的一种癌前疾病,可恶变为癌,也有人称其为癌过渡阶段。家族性结肠多发性息肉如不适时治疗,多数最终将发生癌变,应积极处理。大肠腺瘤演变成癌所需的时间为5~15年。但并非所有腺瘤都会发生癌变。

  发现大肠息肉切勿存有侥幸心理!

  即使是炎症性息肉,对身体的危害性虽然小些,但随着息肉的增大,也可能带来一系列临床症状,如长期便血、腹泻、肠套叠甚至肠梗阻等。

  一般情况下,发现有肠息肉,应尽早切除,以免带来一些其他疾病,甚至于恶化成大肠癌。

  以上话题有点沉重了,小编整理完之后都有点接受不了。都知道预防大于治疗,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只要从现在起好好保护我们的肠道,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就能像电视上说的那样——“越活越年轻”!接下来分享给大家一些生活小常识,希望大家保持“肠寿”!

  4个简单方法,保持“肠寿”

  1让肠道休息

  在两餐间需要给肠道提供足够的时间休整,从而让它为下一次工作储备能量。此外,睡觉之前也绝不吃太多东西,以免给肠道增加负担,打扰肠胃休息。最后,每10天左右选一个休息日,以果蔬为主,吃七八成饱,能让肠道得到休息,也有利于清空肠道内的食物残渣。

  2细嚼慢咽

  充分咀嚼对消化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会通过食物的味道发送信号到胃肠,告诉它们有哪些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正在路上,让肠道准备好合适的酶来迎接并分解它们。

  这一过程不仅仅为了从食物中吸取营养,还是为了确保食物不在原地停留,以免这些滞留的食物腐烂后产生气体,并导致便秘、腹泻和食物不耐症等麻烦。

  3坚持锻炼

  坚持适量的运动锻炼,还能促进肠道蠕动,以加速排便,延缓肠道老化。中老年人可以每天抽一小时锻炼身体,如慢跑、跳广场舞、打太极等。

  4晨起喝杯水

  每天清晨起床后喝一大杯温水,以最简单有效的方式清洁肠道。

  4种食物,肠道最喜欢

  1海带

  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在人体肠道中好比是“清道夫”,能够及时地清除肠道内废物和毒素,因此,可以有效地防止直肠癌和便秘的发生。

  2黑木耳

  黑木耳富含胶质,有助于将残留在人体消化系统内的灰尘杂质吸附和聚集并排出体外,清涤胃肠,效果特别好。

  3花生

  我国民间很早就有“花生养肠胃”的说法。中医认为,花生入脾经,有养胃醒脾、滑肠润燥的作用,可以强健肠道。

  4酸奶

  酸牛奶中的益生菌能促进人体肠道菌群的和谐平衡和有毒有害物质排出体外,协助肠道抵抗有害菌。

责任编辑: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