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卫生计生节日

艾滋病是慢性病 可防、可控、可治疗

2017-12-01 11:19 来源:大河网-大河健康报

  今天是第30个“世界艾滋病日”,据河南省卫生计生委统计显示,今年1月至10月31日,全省发现并报告HIV/AIDS病例4523例,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3.69%。其中,男性占大多数,20岁~49岁青壮年最多,占60.40%,青年学生、老年人感染率上升。此外,统计显示,在今年新报告的病例中,98%是性传播,婚外性传播已成为河南省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同时,同性传播增长也很明显。·专家深入解读刷新您对艾滋病的认识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艾滋病已进入公众视野多年,这些年医学研究在艾滋病防治方面也取得不小进展,但很多人对艾滋病的认识仍停留在20多年前,认为艾滋病是绝症,感染了就得死。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记者阚宗兵

  对艾滋病无须过度恐惧

  虽然医学对艾滋病的研究取得很大的进展,但恐艾现象一直存在。

  2004年,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现河南中医药大学一附院)艾滋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医师郭会军在该院申请组建艾滋病临床研究中心获批后,购置了一批办公家具。当时送货师傅把桌椅、柜子等安装好后问:“这里是准备做什么用的?”

  当听到郭会军主任的回答是“艾滋病研究中心”时,送货师傅说了一句:“咦,早知道就不进来了。”然后赶紧走了。

  郭会军主任说:“现在恐艾现象依然严重。不光大众对艾滋病恐惧,就连一些没有从事过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医务人员也恐艾,他们只知道艾滋病会传染,人感染了会死,但是在什么情况下会传染,感染后什么情况下会致命,却并不清楚。”

  河南省传染病医院(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感染二科主任、主任医师孙燕,日常除了处理病房里艾滋病患者的治疗工作,还在网上开通咨询服务。人们咨询的问题五花八门:“我可能感染了艾滋病,是不是快死了?”“我发生了高危性行为,现在头晕恶心,是不是感染了艾滋病?”

  两位专家强调,对艾滋病有必要保持一颗敬畏之心,但也要多了解它,以免凭空乱想,自己吓自己,徒增无谓的恐惧。

  艾滋病传播实质上是血液传播

  郭会军主任介绍:“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种: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实质上都是血液传播。”

  简单来说就是:一方感染HIV病毒,其血液或体液中携带的HIV病毒接触另一方的伤口,通过伤口进入另一方的淋巴系统,寄宿在CD4细胞(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是HIV病毒主要的攻击对象)内,利用CD4细胞的复制,完成自身的繁殖,然后攻击CD4细胞,破壁而出,进入另一方的血液,从而感染另一方。

  这套感染流程看起来简单,但需要各种机缘巧合。郭会军主任在工作中曾遇到过一个很巧合的感染案例:爸爸妈妈检查都是阴性(未感染),孩子却感染了HIV病毒。细查才发现,原来孩子的奶奶感染了HIV病毒却不知道,有一次孩子的手碰破了,奶奶吐了口唾沫,抹到孩子的伤口上,结果造成孩子感染。当然,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的巧合,所以艾滋病的传染并非易事。

  性传播是主要传播方式

  目前,我国艾滋病传播的主要方式是性传播。2017年第二季度全国艾滋病疫情报告称,该季度全国新增36886名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患者,其中异性性传播占比68.4%,同性性传播占比25.3%。

  孙燕主任表示,不管是预防艾滋病异性性传播还是男男同性传播,在性行为过程中采取全程戴套的措施是最为稳妥的。不仅能预防艾滋病感染,还能预防梅毒、尖锐湿疣等性病的传播。艾滋病的传播需要一条“血路”,梅毒等性病会导致生殖器破溃,为艾滋病的传播打开便捷之门。

  预防艾滋病感染须洁身自好

  人们对艾滋病之所以恐惧,主要是因为它具有传染性,且可能带来严重后果。事实上,HIV病毒感染的发生对条件要求苛刻,除了必须通过血液进行传播,还跟艾滋病感染者携带的病毒载量、传播方式、感染对象等有关,要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

  以性传播为例,假设性行为中的一方确定是艾滋病感染者,若该感染者一直严格按要求服用抗病毒药物,病毒载量控制在0,CD4细胞计数正常,那么其一次高危性行为的传染概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为病毒载量为0,意味着该感染者的血液中HIV病毒含量已低到目前技术检测不出来的程度,基本上不具备传染的可能。如果在性行为中采取戴套措施,那么完全不用担心传染问题。

  倘若该感染者未服用抗病毒药物,那么其体内的病毒载量必然高,在这种情况下,医生要进一步了解情况,比如采取哪种性行为方式,是否戴套,性行为中有无皮肤、黏膜破损,有过哪些体液接触,CD4细胞计数是否正常等,综合评估出传染风险的高低,然后根据情况建议是否服用阻断药。

  然而,在性传播中,很多情况下往往难以确定对方是不是艾滋病感染者,只能从自身的行为进行评估,这无疑增加了评估的难度。

  老话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预防艾滋病感染,一定要洁身自好。抱侥幸心理,感染或许只是早晚的事。

  潜伏期是艾滋病治疗的重要阶段

  艾滋病经过20多年的研究,已从绝症变成可防、可控、可治的慢性病。

  人体感染HIV病毒后,先经历急性感染期,感染者会出现一种或多种不适症状,如发烧、咳嗽、水样大便、病毒疹、全身淋巴结肿大等。接下来,会进入潜伏期,感染者症状消退,进入一个平稳的无症状期。以上两个阶段的感染者被统称为“HIV病毒携带者”,也叫“艾滋病感染者”。

  处于潜伏期的艾滋病感染者体内携带大量HIV病毒,但没有任何症状,和常人无异,该阶段可持续数年,主要取决于治疗情况。如果治疗得当,艾滋病感染者体内携带的HIV病毒量可能会降到0,免疫系统维持正常,长期生存不是梦。如果治疗不当,艾滋病感染者就会从潜伏期发展成艾滋病期,就成了“艾滋病患者”。艾滋病患者因周身免疫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极易受到外界感染而导致死亡。

  由此可见,潜伏期是艾滋病治疗的重要阶段。

  两位专家提醒,如果不幸感染了HIV病毒,要尽快到当地疾控部门登记备案,领取免费的抗病毒药物,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此外,艾滋病是一种慢性病,虽然可防、可控、可治疗,但没办法治愈,患者要像糖尿病患者那样终身服药、定期检查。


责任编辑: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