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制图
□泰安市中医医院郭艳成
肩周炎是一种常见骨关节问题,因多困扰40~60岁人群,又称“五十肩”。不少人发现,原本灵活的肩膀突然变得“不听话”,穿衣时手臂抬不起来,梳头时手指够不到头顶,甚至夜间睡觉时,轻微翻身都会引发肩部刺痛。这种看似普通的不适,很可能是肩周炎来袭的信号。
肩周炎的发展通常分为三个阶段,不同阶段症状各有侧重。急性期多为发病初期,肩部出现持续性疼痛,夜间尤为明显,甚至会影响睡眠,肩关节活动范围开始受限,但此时疼痛是主要困扰。进入粘连期,疼痛可能有所缓解,但关节粘连加重,活动受限症状凸显,患者抬臂、旋转等动作会受到严重阻碍,日常生活能力明显下降。到了缓解期,症状逐渐好转,疼痛减轻,关节活动范围慢慢恢复,但此阶段若不进行科学锻炼,可能会残留部分功能障碍。
打破“五十肩”的魔咒,预防是第一道防线。日常生活中的小习惯调整,能有效降低患病风险。首先,要注意保持正确体态,无论是坐着看手机、用电脑,还是站立做家务,都要避免长时间低头含胸。建议每工作40~60分钟,就起身做一组简单的肩部活动:双手自然下垂,缓慢向后旋转肩膀10次,再向前旋转10次,接着将手臂缓慢向上抬起至最大限度,保持3秒后放下,重复5次,通过简单动作缓解肩部肌肉紧张。
其次,肩部保暖不可忽视。夏季在空调房内,避免让冷风直接吹向肩部,可搭一条薄披肩;冬季外出时,选择带帽或有毛领的外套,减少寒冷刺激。
最后,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也很重要。游泳(尤其是自由泳、仰泳)能温和锻炼肩部肌肉,打太极拳、做瑜伽中的肩部拉伸动作也能增强关节灵活性,但要避免过度运动,比如频繁举重物、快速甩动肩膀等,以免造成肩部损伤。
对于已经患上肩周炎的患者,及时治疗是关键。在急性期,以缓解疼痛为主,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配合冷敷减轻炎症反应。此时应避免剧烈运动,但可进行轻微的关节活动,防止粘连加重。进入粘连期,物理治疗成为核心手段,针灸、推拿、超声波、冲击波等治疗方式能有效松解粘连组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同时,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如手指爬墙、毛巾拉伸等动作,逐步恢复关节活动范围。对于症状极为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肩关节松解术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