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9月29日,河南中医药大学龙子湖校区一改往日的书卷静谧,化身为一个科学与艺术交融的健康科普舞台,2025中国健康科普大赛河南赛区作品征集展演活动决赛(以下简称“河南赛区活动”)在此圆满举办。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河南省疾控局党组书记、局长郭万申出席活动并讲话,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书记王仲阳、河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张振强等出席活动。
河南赛区活动由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省预防医学会、河南省妇幼保健院、河南省第三人民医院联合主办,大河健康报协办。活动历经传染病、妇幼健康、慢性病、五大卫生专场等四大专场比拼,64部表演类作品同台“飙戏”——从情景剧到脱口秀,从AI互动到传统快板,最终12组作品以破圈创意斩获一等奖,将肩负“健康河南”使命,出征全国总决赛。
多元创意上阵 科普干货“活起来”
“3,2,1,停。首先出场的是1号作品《眼睛保卫战》”
决赛现场,通过“抽盲盒”的方式,将每个专场的16部作品分成6组进行展演。前5组每组3部作品,第6组1部作品。每组作品展演完毕后,由评委统一进行打分。根据实时排名情况,位列前三名的作品主创代表将登上“擂台”,继续接受挑战。直到最后一组作品展演结束,仍留在“领奖台”上的3部作品为“一等奖”。
64部作品轮番登场,涵盖情景剧、脱口秀、相声、小品等多种表现形式,每一部作品都经过精心打磨,将健康知识,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给观众,让科普干货真正“活”起来。五大卫生专场涵盖职业健康、公共卫生等领域,16部作品展现科普多样性。“当我们陷入负面情绪时,体内皮质醇飙升,皮质醇由肾上腺分泌高水平,可导致代谢下降、向心性肥胖、食欲增加,从而引起暴饮暴食。”信阳市第六人民医院的王梦诗、严格通过作品《别让坏情绪喂胖你的身体》揭示了情绪性进食与体重之间的关联,还为观众提供科学的情绪管理方案,助力远离情绪性进食,保持健康体重。
妇幼健康专场同样亮点频出。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英阁带来作品《无痛分娩——让母爱更从容》,深入浅出地讲解产妇最关心的分娩疼痛问题,深入分析椎管内麻醉技术的原理与优势,将“无痛分娩影响胎儿”等常见谣言逐一辟谣,让观众全面了解无痛分娩的科学性与安全性。
在慢性病专场,荥阳市人民医院张培等人创作的《“抑”封信》以“角色扮演”形式直观展现家庭沟通对青少年抑郁症康复的关键作用,将抑郁症的认知要点与应对知识传递给观众。
在传染病防控知识传播上,开封市结核病防治所陈冰等人通过《包公审“核”》,将肺结核规范治疗与预防性治疗的重要性融入情景剧演绎中,呼吁全民共同参与,以科学防治战胜结核病。
好评如潮 从“受益匪浅”到“意犹未尽”
“原本觉得健康科普像教科书,没想到能这么有意思。让我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很多实用健康知识,真是受益匪浅!”河南中医药大学学生观众的感叹,道出了活动现场的热烈氛围。
本次大赛的评委阵容强大——国家级疾控专家、临床大咖、传媒精英组成了“金牌专家评委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研究员潘力军对本次大赛给予高度认可。他表示,所有参赛作品深耕河南地方特色,将中华传统文化与科普内容深度融合,实现了文化传承与知识普及的双赢;作品主题精准对标国家政策要求,紧密聚焦社会热点,让科普更具现实意义与传播价值;丰富多元的表现形式为科普注入活力,极大增强了知识传递的趣味性,有效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评审专家们从创新性、专业性和社会价值等多个维度,对此次大赛给予高度评价。他们一致认为,此次河南赛区的赛参作品质量之高令人惊喜,选手们不仅展现出了扎实的专业知识,更在表现形式上大胆创新,为健康科普工作提供了优秀的范例,真正做到了让健康知识‘活’起来、‘火’起来。
以赛为桥 织就健康河南传播网
郭万申介绍,本次作品征集展演活动启动以来,各地各单位广泛动员各级疾控机构、医疗机构、高校等积极参与,紧扣健康中国和健康河南建设主题,聚焦当前突出公共卫生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坚持健康科普传统要素,灵活运用AI等前沿技术,创作出了一大批兼具科学性、趣味性、艺术性的优秀作品。全省累计征集作品3000余部,经各地市筛选推荐作品1173部。
在讲话中,郭万申提出下一步疾控领域健康科普工作的“河南方案”:以健康科普为支撑,促进居民健康素养等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关键指标全面提升;以健康科普为引领,促进疾控体系核心能力建设全面加速;以健康科普为切入,促进医防协同医防融合工作要求全面落实落细;以健康科普为触角,促进基层公共卫生治理效能全面显现。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郭万申说,健康教育、健康科普是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的基础性工程,更是筑牢公共卫生防线、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最根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让我们以此次大赛为新的起点,持续创新、提质扩面、久久为功,为健康河南建设注入更强动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筑牢健康根基!(青禾 王建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