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迎来秋分节气,昼夜均分,气温逐渐转凉。中医专家提示,此时正是调整饮食节奏的好时机——不妨让忙碌的肠胃“放个假”。相关数据显示,入秋后因肠胃不适就诊的人数较夏季增加约40%,多数与饮食不当有关。
河南省中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医师吕沛宛建议,秋分时节饮食宜遵循“三减法”:
一是减量,每餐七分饱,晚餐尤其要清淡适量;
二是减腻,减少烧烤、油炸类食物,多采用蒸、煮、炖等烹饪方式;
三是减凉,停止冷饮摄入,水果可温水浸泡后再食用,以减少对脾胃的刺激。
此外,秋分饮食还应把握三大原则:
第一,少辛多酸,适当减少葱、姜、蒜等辛辣食材,可适量食用山楂、葡萄等酸味水果以助收敛肺气;
第二,润燥为先,多摄入银耳、百合、莲藕等白色食物,有助于滋阴润肺;
第三,温补渐进,可先以小米粥、山药羹等温和食材调养脾胃,再逐步适量添加牛羊肉等温补之品。
吕沛宛特别提醒,秋分后日照时间缩短,建议每日晒背15分钟左右,以上午9至10时为佳,既有助钙质吸收,也能提升人体阳气。她强调:“养护好肠胃,就是为健康过冬备好‘第一件棉衣’。”
健康知识多一点(1)栏目由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宣传处指导 河南省健康中原服务保障中心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