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9月16日,由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与河南省相关单位联合举办的第四届“共筑防线,守护健康校园”全国校园传染病和常见病防控能力提升研讨培训会(郑州站)在郑召开。
本次会议以“共筑防线,守护校园健康”为主题,旨在搭建政府、科研机构、医疗机构及学校之间的协同创新平台,深化校地合作,共同探索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汇聚多方智慧,共商校园健康治理
当天上午召开的医教融合专家研讨会上,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马军教授指出,本次会议汇聚了河南省内教育、卫生等多领域专家,旨在构建高层次交流平台,推动校园健康事业迈向新阶段。
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廖文科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连续四年举办的该培训项目对全国校园传染病防控能力提升的积极作用,并赞扬了郑州市在“医教融合”和区域健康服务网络建设方面的成效。他强调,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相结合,深化医教协同和家校联动,共同筑牢青少年健康屏障。
河南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处长舒卫方表示,校园健康事关国家未来和家庭幸福,是重要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他期待借助此次会议进一步查找短板、学习经验,将会议成果转化为实效举措,努力让每所学校成为师生健康的乐园。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局传染病防控处处长徐淑雷强调,校园传染病防控需要教育、疾控等多部门协同发力。他呼吁深化联防联控机制,加强信息共享与资源整合,推动“医教融合”走实走深,全面提升防控水平。
在研讨会主题分享环节,马军教授系统分析了当前校园重点传染病与常见病的流行特征,并提出通过“共防、共管、共育”创新模式提升防控效能。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预防与规划所实验室主任郭永豪通过视频方式,就乙型肝炎的疾病负担与筛查策略作了专题报告,强调应扩大检测覆盖、强化医防融合,持续降低乙肝相关发病和死亡风险。
研讨会圆桌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围绕医教融合与家校协同机制、性与生殖健康类传染病防控、疫苗接种率提升、新技术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专家建议,强化校长防控主体责任,开发适龄健康教育课程,推行家长知情承诺制接种服务,并加快构建“家—校—医”数字化协同网络。
会议最后,马军教授作总结发言。他充分肯定了郑州在“校医协同”和“健康副校长”制度等方面的创新实践,并提出下一步应在三方面重点推进:一是明确校园疫苗防控责任主体与考核标准;二是加强校医专业培训;三是逐步打通家-校-医健康数据共享机制。他表示,北大儿少所将继续与河南合作,共同提炼和推广“中原范式”,为华中地区校园健康事业提供坚实支撑。
经深入研讨,会议达成以下五方面专家共识:一、推进医教深度融合,完善多方协作机制;二、加强家校健康互动,提升家庭健康素养;三、以疫苗可预防疾病为重点,落实协同防控措施;四、创新校园健康教育形式与载体;五、构建数字化协同防护体系,强化主体责任落实。
分享实践经验,深化防控共识
当天下午,全国校园传染病及常见病多病共防能力提升培训会(郑州站)如期召开,约 200 名来自教育、疾控、医疗、学校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会。
廖文科在致辞中,进一步分析了当前校园卫生工作面临的复杂挑战:传染病与慢性病治理任务并存、健康需求多元化与资源配置不均衡、政策落地与基层执行能力不匹配等。他强调,应对这些挑战需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持续深化医教融合与家校协同,通过多方交流碰撞找到更贴合实际的解决方案。
河南省疾控局免疫规划处处长刘长军则从河南本地实践出发,指出校园多病共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借鉴各地先进经验、结合本地特色创新。他希望通过此次培训会,促进参会人员深入交流、相互启发,共同探索更科学、更高效的校园多病共防策略,为河南校园健康工作注入新动力。
培训会上,多位专家围绕校园健康核心议题带来专题报告,分享前沿经验与实践模式:
全国中小学健康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原北京市东城区青少年健康中心高爱钰主任,结合东城区多年实践,详细介绍了 “家校社协同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 的具体做法,包括视力监测预警、课堂用眼管理、家庭用眼指导等,为参会者提供了可复制的近视防控方案;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预防与规划所张延炀所长、邓丽君主任医师等专家聚焦校园流感防控,指出学龄儿童是流感的高危人群,且易在校园内造成聚集性疫情,呼吁优先推进校园流感疫苗接种,并结合学校场景优化接种服务流程,同时加强流感防控知识的科普宣传。
濮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张社芹所长,介绍了濮阳市推行 “健康副校长” 制度的经验 —— 通过选派疾控、医疗专家担任学校健康副校长,协助学校开展健康监测、科普教育、应急处置等工作,有效弥补了校园健康专业力量的不足。
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杨松芹则分享了郑东新区 “多渠道联动推进校园传染病防控” 的实践,包括建立区域校园健康信息平台、开展校医定期培训、组织跨校健康应急演练等,形成了 “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的防控闭环。
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娄晓民教授总结培训会时介绍,此次培训会内容丰富、针对性强,既涵盖了校园健康的宏观政策与科学理论,也包含了各地的实践经验与实操方法,有效提升了参会人员对校园传染病与常见病防控的认知水平,深化了跨部门协作的共识。(青禾 闫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