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新革:五十而 “新”,以脊柱微无创技术守护千万人挺拔人生

2025年09月18日10:25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从病弱童年里那个总在窗边羡慕同龄人的孩子,到 50 岁站上外交部讲台、让中国脊柱健康技术走向世界的专家;从遵循 “手术至上” 的传统医者,到开创 “脊柱微无创技术体系”、让无数患者免于开刀之苦的创新者 —— 施新革的人生,始终在 “突破” 与 “守护” 中书写,他是河南省人民医院脊柱脊髓外科主任医师,解放军总医院博士。

初心:病痛里埋下从医种子

施新革的童年,与 “病痛” 相伴。他是班里请假最多的孩子,看着同龄人防弹在操场奔跑,自己却常因营养不良、体质羸弱往返医院。这份 “想动却不能动” 的无力,让他早早懂了健康的珍贵,也埋下 “让更多人远离痛苦” 的初心。

家庭与环境更让这份初心生根:父亲虽常年患病,却痴迷中医,家中堆满医书,还曾做赤脚医生;家乡的百年老院 ——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前身为惠民医院),白大褂身影与消毒水味道,让 “行医” 成了他心底的向往。

转折:患者质问击碎 “技术骄傲”

1998 年,施新革穿上白大褂,2010 年考入北京 301 医院攻读博士,师从脊柱领域泰斗张永刚教授。博士毕业回到河南省人民医院后,他每年完成三四百台手术,成了同行眼中的 “佼佼者”,笃信 “轻症开药、重症手术” 的传统逻辑。

2017 年的一个门诊日,这份骄傲被彻底击碎。一位中年男人从 500 公里外赶来,拖着疼痛的腰挂他的专家号,拿到的却和县医院相同的药方。“你这大专家和县医院有什么区别?” 男人的质问让施新革彻夜难眠:“90% 的门诊患者不需要手术却治不好,我的‘专业性’到底能带来什么?”

突破:研发脊柱微无创技术

自此,施新革扎进技术攻关。20 多本专业书籍翻到卷边,各类培训班从不缺席,2018 年,“脊柱微无创技术” 体系成型 —— 包含脊柱健康热力运动操、3D 精准神经减压手法、脊柱微创手术,主张 “能做操不手法、能手法不手术”。

同年 3 月,这项技术迎来 “实战检验”:急诊科一位 30 岁患者坐轮椅就诊,按传统方案需手术。施新革尝试新手法调整,几分钟后,患者突然站起:“我不疼了!” 一年半后复查,患者椎间盘消融完全恢复,印证了技术的有效性。

他还提出颠覆性 “主动避让” 理论:“传统手术是‘遇山移山’,我让神经根从‘山顶’绕到‘山腰’,就像行人换路走。” 这恰应《黄帝内经》“骨正筋柔,气血以流” 的古训,中西医智慧在此交融。

认可:从质疑到登上国际舞台

技术初现时,质疑声四起 —— 同事觉得他 “吹牛”,科室主任直言 “不科学”。转机来自科室一位护士:她曾做腰椎微创手术,怀二胎后旧疾复发,疼得夜不能寐,仅两次手法调整便康复,顺利生下宝宝。自此,质疑声变成求教声。

2021 年,施新革的脊柱健康热力运动操登上央视中国功夫春晚,当晚观看人次破亿;不久,他受邀为 23 国驻华大使馆 60 余位工作人员授课,这项 “中国技术” 赢得国际赞叹。2024 年,技术更斩获国际科教影视最高奖 “中国龙奖”。

传承:让技术扎根基层

“技术不传承,只是个人的成就。” 施新革始终记得这句话。迄今,他已培训 101 位学员,70% 以上掌握核心技术,分布在全国 18 省 50 多个地区,多数扎根基层,把康复希望带到乡镇村庄。

在他推动下,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脊柱健康专委会成立,他任常委兼副秘书长,核心使命便是推广脊柱微无创技术。2023 年,中国科协批准成立 “脊柱健康志愿服务队”,更让他坚定 “让基层医生都能治病” 的愿景。

“人活着,总要有一口气。我的这口气,就是要为天下病人而争!” 五十岁的施新革,仍常深夜思索:“如果明天我不在了,这项技术会不会失传?还有多少患者在等救助?”(青禾)

编辑:林辉  审核 :莫韶华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