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抗癌路上,很多人总是在寻找最好的医院、最贵的药,却常常忽略好好吃饭的强大力量。
67岁的张先生做完第三次化疗后测量了一次体重,体重秤上的数字让他心里一沉——3个月瘦了10斤。更让他绝望的是,原本简单的吃饭却成了每天最痛苦的挑战:馒头咽下去像吞石头,米粥喝进嘴尝不出味道,稍微硬一点的食物根本不敢碰。
“再这样下去,身体扛不住化疗了。”医生的话像一记警钟。
在抗癌这场战役里,手术、放疗、化疗是“正面战场”,而吃饭这件“小事”却是决定成败的“隐形防线”。今天,河南省肿瘤医院的专家就从张先生的经历出发,聊聊肿瘤患者如何打赢这场“营养保卫战”。
为什么肿瘤患者总是吃不下?
张先生的情况并非个例。
河南省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南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翟军亚介绍,根据临床数据显示,80%的晚期肿瘤患者存在营养不良,而40%的患者并非死于肿瘤本身,而是死于营养不良导致的免疫力崩溃。
都有哪些让吃饭变得艰难的“拦路虎”呢?翟军亚认为有3个方面。
1.肿瘤作祟:癌细胞像“强盗”,疯狂掠夺身体的营养,导致患者怎么吃都不够。
2.治疗副作用:化疗、放疗会损伤味觉,破坏消化功能,食物变得难以下咽。
3.心理压力:焦虑、抑郁让食欲进一步下降,形成恶性循环。
“对症下药”——肿瘤患者的“吃饭突围术”
只能吃稀的,营养跟不上怎么办?翟军亚给由此情况的人群,列了一份“营养作战表”。
主食改造:白粥、软面条、泡软的馒头(避免粗粮、硬米饭)。
蛋白质优选:鸡蛋羹、肉泥丸子、嫩豆腐、酸奶(避免油炸、肥肉)。
果蔬选择:胡萝卜泥、南瓜泥、苹果泥(避免粗纤维蔬菜如芹菜、韭菜)。
营养补充:肠内营养制剂(更全面,既可做加餐也能当粥喝)、蛋白质粉(蛋白摄入不足时首选,随餐服用)。
关键技巧:少量多餐,每天5-6顿,每顿“小鸟胃”式进食,既能减轻胃肠负担,又能保证营养不断供。
便秘怎么办?四招让肠道“动起来”
张先生曾3天没排便,肚子胀得像石头。医生教他四招:招式一“膳食纤维”,即全谷物、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招式二“益生菌”,即饮用酸奶或口服益生菌;招式三“适量多饮水”;招式四则是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补营养会“喂大”肿瘤?NO!
“不敢多吃,怕肿瘤长得更快。”这是很多患者的顾虑。但医生一句话点醒张先生:“肿瘤细胞饿不死,反而会抢正常细胞的营养。你越不吃,免疫力越差,化疗都扛不住,才是真的给肿瘤机会。”
没胃口?快试试这三个小妙招
换花样“勾食欲”:今天番茄炖牛肉(浓香),明天南瓜小米粥(甜味),后天鸡蛋羹撒葱花(提香)。
餐前“唤醒味蕾”:喝两口酸梅汤或啃一片苹果,酸味能刺激食欲。
动一动再吃:饭前散步10分钟,促进胃肠蠕动,饿感自然来。
贫血就吃菠菜?真正补铁的是这些
张先生曾抱怨:“天天吃菠菜,怎么还贫血?”
其实,菠菜的补铁效果极差(吸收率仅2%),真正补铁的是鸭血、猪血(吸收率20%+)、瘦牛肉(吸收率15%)、猪肝(每周1次,焯水去腥)。
此外,还有关键搭配:补铁时配维生素C(如橙汁),吸收翻倍;避免和浓茶、咖啡同吃,否则铁会被“抢走”。
抗癌,说到底拼的是“身体底子”
研究显示:营养好的患者,化疗副作用轻30%;体重稳定的患者,5年生存率提高40%。所以,肿瘤患者的营养管理,核心就三点:
第一,早干预:体重掉2kg就要警惕,别等严重了才补救。
第二,个性化:及时处理影响进食的症状,若依然吃不够,建议补充全营养型肠内营养制剂。
第三,团队作战:患者记录饮食,家属配合烹饪,医生和营养师指导。
张先生调整饮食2个月后,体重回升了4斤,血象指标明显改善,连医生都说他营养跟上后,治疗耐受性都好了很多。(刘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