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脖子突然“变粗”?专家提醒:家长千万别大意

2025年08月07日10:23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一次课间和同学的嬉戏打闹,竟让10岁的雯雯的脖子“胖”了一圈。起初,家长以为是普通扭伤,直到孩子出现明显呼吸困难才急忙送医。检查结果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右侧甲状腺藏着一个近6厘米的巨大结节,已经将气管挤压变形,随时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后果。

其实,像雯雯这样的病例在各大医院并不少见。“每年暑假都是儿童甲状腺结节就诊高峰,很多平时被忽视的问题在体检时集中爆发。特别是那些快速增大的结节,随时可能威胁孩子的呼吸安全。”河南省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南医院)超声医学科主任医师翟渊鹏称,如今,经过微创消融治疗,雯雯又能像其他孩子一样自由呼吸、快乐玩耍。但这个惊险的经历,为所有家长敲响了警钟。

儿童甲状腺结节:该治还是该等?

河南省肿瘤医院超声医学科主任医师李潜解释,大多数儿童甲状腺结节是良性的,且生长缓慢。临床数据显示,约60%的儿童甲状腺结节无需治疗,在第6、12个月各复查一次超声即可。

那什么情况下需要考虑治疗呢?

李潜称,当结节引起明显不适,比如呼吸、吞咽困难;结节快速增大,半年内增长超过20%;影响外观,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超声提示高风险特征(TI - RADS 4类及以上)时,就需要及时干预了。

微创消融术:针尖上的“精准治疗”

翟渊鹏称,微创消融的治疗原理是在超声实时引导下,将治疗针精准穿刺到结节内部,通过射频、微波或激光产生的热能,使结节细胞发生凝固性坏死,最终被人体逐渐吸收。整个过程就像用“精准制导”的方式消灭结节。

适合人群包括:确诊为良性的结节(必须通过穿刺证实);结节直径通常小于4cm;对外观要求高的青少年;出现异物感或因结节产生心理压力者。其核心优势有3点,即仅针眼大小的伤口,1-2天就能愈合,孩子不用承受开刀的痛苦,且不损伤正常甲状腺组织,能最大程度保护孩子的甲状腺功能,避免影响生长发育,也不会在颈部留下明显疤痕,完全不影响美观,让孩子没有心理负担。

需注意的是,术后前3天可能会有轻微肿胀感,属于正常现象;需要在第3、6、12个月复查,观察结节的吸收情况;有5%-10%的复发可能,所以定期随访很重要。

传统手术:何时才是最佳选择?

虽然微创技术发展迅速,但手术切除在某些情况下仍是不可替代的选择。河南省肿瘤医院头颈甲状腺外科副主任医师崔萌建议,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家长必须考虑手术。

1.结节大于4cm或位置特殊,如胸骨后;

2.引起严重压迫症状,如呼吸、吞咽困难;

3.消融后复发或效果不佳;

4.穿刺提示可疑恶性(Bethesda IV类及以上)。

传统手术切除也有一些手术风险,如约有5%的儿童可能出现暂时性声音嘶哑;约有10%-15%可能出现暂时性低钙症状,如口唇、手足麻木等,需术后常规补充钙剂;全甲状腺切除的患者,需终身服用外源性甲状腺素片来替代甲状腺功能。

给家长的专业建议

确诊比治疗更重要:必须完成“超声检查 + 细针穿刺”两步确诊,切不可仅凭超声结果就直接治疗,以免误诊误治。

暑假是治疗黄金期:微创消融术后需要1周的恢复期,暑假时间充裕,治疗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业,家长可以合理安排。

长期随访不能忘:即使选择了消融治疗,也要坚持长期随访。术后1个月复查超声,之后3-6个月复查一次,密切观察结节的吸收情况。

理性看待“复发”:消融后结节是逐渐吸收的过程,3-6个月内体积变化不明显属于正常现象,家长不要过于焦虑,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复查。

翟渊鹏建议,面对儿童甲状腺结节,家长要理性看待,与医生充分沟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刘倩)

编辑:林辉  审核 :莫韶华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