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应对基孔肯雅热这一感染性疾病,需要重点关注哪些人群?日常如何做才能防止感染?不小心感染了怎么办?河南疾控《健康半月谈》邀请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陈琼丽进行讲解。
从 “关节剧痛” 到 “病毒来源”:认识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陈琼丽介绍,该病主要流行于非洲、东南亚、南亚等地区,我国部分南方省份曾报告过本土病例。
陈琼丽说,临床症状上,基孔肯雅热与登革热相似,以发热、皮疹及关节疼痛为主要表现,其中关节剧痛常持续数天至数周,部分患者可能遗留长期关节不适。值得注意的是,该病不会通过人与人直接传播,也不通过空气或接触传播,其传播的 “罪魁祸首” 是伊蚊(俗称花斑蚊),尤其是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
防蚊灭蚊是关键:专家支招三步骤
“阻断伊蚊传播,是预防基孔肯雅热的核心。” 陈琼丽强调,夏季蚊虫活跃,需从个人防护、环境清理、室内灭蚊三方面入手:
个人防护:户外活动时,尤其是清晨和傍晚(伊蚊活跃时段),尽量穿浅色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必要时涂抹合格的驱蚊液、佩戴驱蚊贴,避免蚊虫叮咬。
环境清理:伊蚊幼虫依赖积水繁殖,需每周彻底清理家中及周边的积水 —— 如花盆托盘、空调接水盘、废旧轮胎等;水养植物每周至少彻底换水一次,同时清洗容器内壁和植物根部,杜绝蚊虫孳生。
室内灭蚊:室内可使用合格的杀虫气雾剂、蚊香液、盘香等,定期灭杀成蚊;安装纱门纱窗,防止蚊虫进入室内。
出现这些症状请及时就医
陈琼丽提醒,若近期有蚊虫叮咬史,或前往过基孔肯雅热流行区,出现高热(体温超过 38.5℃)、皮疹、关节剧痛等症状,应立即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并主动告知旅居史和蚊虫叮咬情况,以便尽早诊断和对症治疗。
“基孔肯雅热虽症状明显,但可防可控,关键在于切断蚊虫传播链。” 陈琼丽呼吁,公众需提高防蚊意识,共同参与环境清理,才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青禾/文 魏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