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制图
□记者 孙倩文 实习生 陈俐颖
分娩,是每一位母亲生命中既神圣又充满挑战的时刻。自然分娩时,那难以言喻的剧痛冲击着产妇的身心,让无数准妈妈心生恐惧与担忧。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痛”分娩犹如一道曙光,为产妇减轻了痛苦。
但面对这一技术,很多人既满怀期待又心存疑虑:“无痛”分娩真的安全吗?它会不会影响产程和胎儿健康?会不会导致产后腰痛?为此,记者采访了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魏晓永和河南省人民医院经五路院区产房护士长王茹,为你揭开“无痛”分娩的神秘面纱。
有效率95%+“无痛”分娩让准妈妈告别剧痛
魏晓永介绍,“无痛”分娩是一种借助椎管内分娩镇痛技术来有效降低分娩疼痛、辅助顺产的方法。具体操作时,麻醉医生会将药物精准注射到硬膜外腔,实施“区域麻醉”,通过阻滞腰部以下的感觉神经,达到减轻分娩疼痛的目的。
不过,这种“无痛”并非绝对意义上的完全无痛。“无痛”分娩技术通常可将原本高达9~10级的分娩疼痛降低到3~4级,甚至更低水平。但由于每个产妇的痛阈存在差异,痛阈较低的产妇可能仍会感觉到一定程度的疼痛,而痛阈较高的产妇则可能几乎察觉不到疼痛。
此外,产妇在接受“无痛”分娩后,仍能保留子宫收缩的感觉,并且下肢活动不受限制,这也就是“可行走的硬膜外镇痛”。
“‘无痛’分娩技术是目前医学界公认的镇痛效果最佳、对准妈妈和宝宝影响最小的分娩镇痛方法,其有效率高达95%以上。”魏晓永介绍,该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准妈妈在分娩时的应激状态,减少身体的耗氧量,避免子宫胎盘血流量减少,进而改善胎儿的氧合状态,确保胎儿能够获得更充足的氧气供应。同时,它还能显著减轻准妈妈在分娩过程中的恐惧和焦虑情绪,缓解产后疲劳,让准妈妈在第一产程中得到充分休息,积攒足够的体力以顺利完成分娩。
由此可见,“无痛”分娩不仅能够有效减轻准妈妈的疼痛,对胎儿的安全娩出也更为有利。
把握分娩镇痛时机为产妇开启舒适分娩之门
谈及使用分娩镇痛的时机,王茹指出,对于准妈妈而言,当分娩的阵痛感袭来,且疼痛呈现出规律性,自身又实在难以承受这份痛苦时,就可以主动向医护人员提出实施分娩镇痛的要求。
随后,专业的医疗团队会对准妈妈进行全面评估,如果符合分娩镇痛的适应证,同时不存在禁忌证,麻醉医生便会及时为准妈妈开展分娩镇痛操作,帮助她们缓解分娩之痛。
需要注意的是,每位产妇的产程时长不尽相同,这就导致实施分娩镇痛的时机也各有差异,并且单次给药往往无法满足整个产程的镇痛需求。因此,麻醉医生通常会为产妇佩戴上脉冲电子镇痛泵。这个小小的镇痛泵能持续自动给药,一直陪伴产妇直至分娩结束。“在产程进行过程中,产妇还可以根据自身的疼痛感受和实际需要,自行控制追加药物,从而更好掌控自己的分娩体验。”王茹介绍。
王茹特别强调,尽管分娩镇痛对产妇和胎儿都有着诸多益处,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接受分娩镇痛的孕妇都能够顺利经阴道分娩。她指出,在分娩这个复杂的过程中,能否实现顺产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如胎儿的大小、胎位是否正常、产妇的骨盆条件以及产力是否充足等。
倘若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了异常状况,例如,宫缩乏力导致产程进展缓慢、产程延长增加分娩风险、胎儿窘迫威胁胎儿生命安全、头盆不称影响胎儿顺利娩出、羊水粪染提示胎儿可能存在缺氧等情况,即便已经使用了分娩镇痛,医护人员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将分娩方式转为剖宫产,以尽快结束产程,全力确保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
打破分娩恐惧拨开“无痛”分娩迷雾
在“无痛”分娩相关话题中,仍然存在着不少认知误区。对于很多人担忧“无痛”存在风险,魏晓永解释,“无痛”分娩是一项成熟的技术,在国外早已得到广泛应用,长期的实践充分证明了其安全性。诚然,任何一项有创操作技术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风险,“无痛”分娩自然也不例外。
但即便不采用“无痛”分娩的方式,分娩过程本身也潜藏着不少风险。在实施“无痛”分娩前,麻醉医生会对产妇进行全面且细致的评估,仔细权衡利弊,并且在分娩过程中密切监测产妇的各项情况,尽最大努力将产妇分娩可能发生的风险降至最低。
关于“无痛”分娩是否会让产程变慢这一疑问,魏晓永指出,通常情况下,“无痛”分娩并不会使产程变慢。这是因为“无痛”分娩不会对子宫收缩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也不会影响产妇在分娩时正确用力。相反,产妇在接受“无痛”分娩后,疼痛感明显减轻,能够更好地保存体力,同时避免了因剧烈疼痛而导致过度疲劳,使得子宫收缩更加协调有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反而可能促进产程更加顺利。
还有不少人关心“无痛”分娩是否会对胎儿产生影响,魏晓永表示,目前公认最有效的“无痛”分娩方式是椎管内分娩镇痛,其所使用的药物配方一般是由高度稀释的小剂量局麻药和少量阿片类镇痛药物配制而成。这些药物通过镇痛泵进入硬膜外腔来发挥镇痛作用,仅有极少量的药物会进入准妈妈的血液,而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血液循环的药物更是微乎其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分娩镇痛中使用的药物不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更不会影响胎儿的智力发育。
另外,针对“无痛”分娩是否会导致产妇腰痛的问题,王茹也给出了专业解答。她指出,在实施椎管内分娩镇痛时,需要在相应的腰椎间隙进行穿刺,将局部麻醉药注入硬膜外腔以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从而达到镇痛的目的。由于这属于有创操作,因此确实会导致穿刺部位出现轻微疼痛。
但是,椎管内麻醉导致的腰痛通常发生在硬膜外导管拔除以后,背部穿刺点局部会出现一点点钝痛,就如同一般的静脉针眼一样,产妇只需休息几天便可恢复,并不会长期持续。研究显示,“无痛”分娩产妇腰痛发生率与未镇痛产妇无显著差异。
“无痛”分娩并非适合所有准妈妈
还可选择其他方式止痛
“无痛”分娩并非适合所有准妈妈。魏晓永提醒,能否选择“无痛”分娩,需要根据孕妇的身体状况、胎儿情况以及个人意愿来决定。准妈妈如果有椎管内麻醉禁忌证,如脊柱畸形或损伤、凝血功能障碍、高颅压、穿刺部位感染、对麻醉过敏等情况,不能实施“无痛”分娩。
使用“无痛”分娩前,需提前告知医生病史(如腰椎手术史),产程中配合监测血压和宫缩。
如果不能实施椎管内“无痛”分娩,可以选择静脉分娩镇痛,还可以选择非药物性镇痛,如导乐陪伴、呼吸法(拉玛泽呼吸)、水中分娩、按摩、热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