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吃点,饿死癌细胞?肿瘤患者必看的六大营养误区,快看看“踩雷”没

2025年07月07日11:44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肿瘤患者该如何吃才对?营养太多,会不会对疾病不好?癌细胞是不是可以靠吃少点饿死……对患者而言,营养绝非锦上添花,而是抗癌的生命线。河南省肿瘤医院营养护理学组庞晨晨聚焦居家营养,总结了六大营养误区,快看看你“踩雷”了吗?

误区一:“少吃点,饿死癌细胞?” —— 错!

误区想法:癌细胞吃营养,那我少吃点,不就把癌细胞饿死了?

科学真相:癌细胞非常“狡猾”,即使吃得少,它也会拼命抢夺身体营养,消耗储存的能量。先被“饿坏”的是正常细胞,导致肌肉流失,免疫力下降,体力变差。

正确做法:保证充足的热量和蛋白质!食欲差则少吃多餐,选营养密度高的食物(如在普通白米粥中加入肉末/鱼片/鸡蛋)。

误区二:“大补特补,越贵越好?” —— 盲目进补要不得!

误区想法:得了肿瘤身体虚,多吃人参、灵芝、冬虫夏草、燕窝、海参... 越贵越稀有的补品效果越好。

科学真相:营养基础没打好,补品是空中楼阁。饭、肉、蛋、奶、豆制品、蔬菜水果里的基础营养是身体最需要的。很多保健品成分复杂,作用不明确,还可能与治疗产生冲突,影响疗效或增加副作用。

正确做法:优先保证均衡膳食!需额外补充时,应在医生或专业营养师指导下,选择正规的、有明确配方的医用营养补充剂(比如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误区三:“发物不能吃?要忌口!” —— 过度忌口反伤身

误区想法:鸡、鸡蛋、鱼、虾、牛羊肉、韭菜等都是“发物”,吃了会让肿瘤长大或复发,不能碰。

科学真相:现代医学没有“发物”概念。这些食物恰恰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对修复组织、提升免疫力至关重要。

正确做法:在不过敏的前提下,鼓励吃各种优质蛋白!鸡肉、鱼肉、瘦肉、鸡蛋、牛奶、豆制品都是好选择。烹饪宜清淡(蒸煮炖为主,避免油炸、烧烤、辛辣)。

误区四:“只喝汤,营养都在汤里?” —— 汤里真没多少干货

误区想法:炖了老母鸡汤、骨头汤,精华都在汤里,光喝汤,肉渣和骨头都扔掉。

科学真相:汤的主要成分是水、脂肪、嘌呤和少量矿物质(如盐),90%以上蛋白质仍然留在肉里。

正确做法:喝汤更要吃肉!把肉炖烂些方便老人咀嚼。直接吃肉或蛋更补充营养。

误区五:“吃素更健康,不吃肉?” —— 小心蛋白质不足!

误区想法:吃素更健康,或者胃口改变不想吃肉。

科学真相:肿瘤消耗大,对蛋白质需求量高。纯素食很难在有限的食量下(尤其老人胃口小)满足高蛋白需求,容易导致肌肉流失和营养不良。

正确做法:鼓励适量摄入动物性蛋白(肉蛋奶)或优质植物蛋白(豆制品)。如果老人实在不想吃荤腥,要通过豆制品、奶制品、蛋类,甚至医生推荐的蛋白粉来补充足够蛋白质。

误区六:“没胃口就不吃?” —— 想办法也要吃!

误区想法:治疗副作用(恶心、呕吐、味觉改变、口腔溃疡)或者心情不好,完全没胃口。

科学真相:不吃只会让身体更虚弱,营养跟不上,副作用可能更严重,治疗耐受性变差。

正确做法:

少食多餐,把三顿大餐拆成5-6顿小餐,甚至更多。到点就少吃几口。

提升食欲:注重色香味(少油腻);尝试不同口味(酸甜可能开胃);营造舒适就餐环境。

选择高能量密度食物:胃口小就更要吃“精华”。比如在粥/面条里加肉末/蛋;喝酸奶、吃奶酪;吃香蕉、牛油果等。

利用营养补充剂:实在吃不够时,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使用全营养配方的口服营养补充剂,像“特殊奶粉”一样,小杯就能提供大量均衡营养。

老年肿瘤患者的居家营养管理,不是“苦行僧”修行,而是“智慧生活”的艺术!掌握这份“营养秘籍”,用优质蛋白、彩虹果蔬、全谷杂粮“武装”身体,让每一口饭都成为抗癌的“小战士”。(常榕)

【声明】本文仅作为医疗健康知识分享,不用于任何广告商业目的。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编辑:林辉  审核 :莫韶华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