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应对骨关节炎 试试阶梯治疗

2025-05-13 07:32 来源:大河健康报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医学部 徐懂懂 陈松峰

  骨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为核心的慢性疾病,常见于中老年群体。患者常因关节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而影响生活质量。

  许多人对骨关节炎的治疗存在误区:有人依赖止痛药治标不治本,有人盲目尝试偏方,还有人因恐惧手术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现代医学提出的“阶梯治疗”模式,根据病情轻重从基础干预到手术置换逐级推进,为患者提供了一条科学、系统的应对路径。

  对于骨关节炎的治疗,所有患者均应从基础治疗入手,尤其是早期症状较轻的人群。基础治疗的核心目标是减轻关节负担并增强保护机制。体重管理是重中之重,研究表明,体重每减少5公斤,膝关节承受的压力可减少20公斤。运动疗法同样关键,推荐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同时配合股四头肌强化训练(如靠墙静蹲)以提升关节的稳定性。物理治疗中,热敷可缓解关节僵硬,冷敷适合急性肿痛期,而脉冲超声、经皮电刺激等理疗手段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当基础治疗无法有效控制症状时,需进入药物治疗阶段,主要针对中度疼痛患者。此阶段遵循“阶梯用药、局部优先”原则。外用药如双氯芬酸钠凝胶等非甾体抗炎药直接作用于患处且胃肠道副作用风险低,通常作为首选。若疼痛持续,可考虑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对于关节腔注射治疗,玻璃酸钠每周1次、连续5周的疗程能模拟关节滑液的功能,起到“润滑”作用。

  若药物仍无法控制病情且关节结构尚未完全破坏,修复性微创治疗成为第三阶梯的选择。关节镜清理术通过5毫米切口去除游离体、修整破损软骨,尤其适合合并半月板撕裂的患者。对于力线异常的膝关节,截骨矫形术通过调整胫骨或股骨的角度,将压力从磨损区域转移到健康区域,可显著延缓关节置换时间。

  对于终末期骨关节炎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是恢复功能的终极手段。当关节间隙完全消失、出现严重畸形时,单髁置换术可替换损坏部分,保留交叉韧带以维持更好的本体感觉;全膝关节置换术采用金属—聚乙烯假体,术后20年存活率达90%。术后康复同样重要,患者通常当天即可借助助行器行走,6周后逐步恢复日常活动,但需避免深蹲、跳跃等高冲击动作以延长假体使用寿命。

  骨关节炎的阶梯治疗体系体现了精准医学理念:从日常保养到药物控制,从微创修复到人工置换,每一阶段都对应特定病情。治疗骨关节炎关键在于早发现、早干预,同时配合科学的生活方式管理。保护关节健康并非老年人的专利,从30岁起避免久坐、控制体重、适度锻炼,才是抵御关节退化的根本之道。

责任编辑:张龙(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