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近日,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病房内,一面绣有“技术精湛有耐心 妙手仁心消病痛”的锦旗引发关注。这面锦旗的赠予者并非资深名医,而是该校第一临床医学院2023级专硕研究生李雪敏。患者们亲切称其为“行走的止疼药”。
医术为基,仁心为本:青年医者的成长密码
清晨8点,李雪敏已穿梭于病房之间。“接下来会有点疼,深吸一口气,屏住呼吸,很快就好……”她轻柔的话语如春风化雨,手中动作却利落精准——清创、换药、包扎一气呵成。谈及专业成长,这位青年医者坦言:“我对自己有三点要求:以患者视角共情,以理论夯实根基,以实践淬炼技艺。”
李雪敏的成长轨迹,恰是河南中医药大学“立德树人、科教融合”育人理念的生动注脚。据其辅导员介绍,学校始终将思政教育与专业培养深度融合,通过“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实践体系,培育兼具学术深度与人文温度的中医药人才。在导师申琪教授的严苛指导下,李雪敏夯实了临床操作基本功;带教老师孟冰心的言传身教,则让她深谙乳腺专科诊疗精髓。“解剖结构烂熟于心,操作手法精益求精,才能让患者在治疗中少一分痛苦,多一分信任。”李雪敏如是说。
文化为魂,传承为任:中医药火种的播撒者
脱下白大褂,李雪敏又化身“行走的文化使者”。作为学校“延泰先锋”中医药文化宣讲队队长,她带领41名硕博研究生志愿者,以“思想铸魂—文化培根—实践育人”三维模式为引领,将中医药文化送进校园、社区、养老院与市集。
在郑州市某小学,她手持山楂、陈皮等药材,为孩子们讲解“餐桌上的中医药”;在社区健康讲座中,她以“穴位按摩+药膳调理”的互动教学,让养生知识“接地气”;在中医夜市,她和团队通过义诊、文创展示,将仲景文化打造成城市文化新名片。一年来,这支青年队伍足迹遍布中原,累计服务群众超3000人次,让中医药智慧以更鲜活的方式融入百姓生活。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青春誓言镌刻中医担当
面对赞誉,李雪敏目光坚定:“患者赠予的锦旗是激励,文化传播的使命是责任。未来,我愿以更扎实的学识、更温暖的医术、更创新的形式,守护中医根脉,讲好中医故事。”
河南中医药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将持续深化“医教研协同、文理工渗透”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更多像李雪敏一样“能看病、善创新、懂传播”的复合型中医药人才,为中医药强省建设注入青春动能,让千年岐黄之术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贾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