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今日热点

2025推动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医防协同融合与预防接种实践经验交流会在河南启动

2025-04-28 11:27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4月25日,由健康报社主办、南阳市疾控中心提供技术支持、华北制药金坦公司公益支持的“2025推动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系列——医防协同融合与预防接种实践经验交流会”在河南南阳正式启动。

会议聚焦医防协同机制创新与预防接种实践成果,来自疾控机构、企业和学术界的代表共商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并启动“消除乙肝危害科普宣传活动”。

搭建平台共谋发展 凝聚医防协同合力

河南省疾控中心副主任赵东阳分享了河南省疾控体系建设成果:该省已被纳入国家区域公共卫生中心建设项目库,1.27亿元专项资金将于上半年落地;新成立的省预防医学科学院将与省医学科学院、中医药科学院形成“三足鼎立”的卫生科技新格局。在预防接种领域,河南建成覆盖省、市、县、乡的四级网络,拥有3840家接种单位和2.3万名专业人员,近十年累计接种疫苗6.6亿剂次,实现全流程可追溯和精准调配。通过高效免疫规划,该省连续26年无白喉病例报告,麻疹等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发病率大幅下降。

华北制药金坦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程俊山表示,将与河南省疾控系统、医疗机构深化战略合作,重点围绕两大方向协同发力:一是以技术赋能筑牢免疫根基。公司将充分发挥全链条研发生产优势,坚持"质量为底线、创新为驱动、普惠为目标",持续优化疫苗工艺与质控体系,提供覆盖更广、响应更快、质量更优的疫苗产品与服务,助力构建全周期、智慧化、精准化的预防接种网络。二是以协同创新驱动体系升级,将与各方共建产学研用融合平台,在新型疫苗联合研发、基层接种人才培养、全民疫苗科普推广等领域深化合作,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经验互鉴,共同构建医防协同融合新格局。

南阳市疾控中心主任刘旭介绍,该市通过疾控与监督机构深度融合,推动工作效能显著提升。4月25日,南阳市召开专项培训会,进一步深化医防协同机制,实现资源整合的“质效倍增”。在预防接种方面,南阳通过规范化管理和服务升级,持续提高疫苗接种率,巩固区域免疫屏障。

消除乙肝危害行动启动 共筑免疫长城

会议同期启动“消除乙肝危害科普宣传活动”,旨在通过多部门协作提升公众疾病防控意识。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推动医防协同需整合政策、技术、人才与科普资源,形成“预防-诊疗-管理”闭环,为全民健康提供长效保障。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副理事长崔钢在会上指出,我国乙肝防控已取得显著成效。数据显示,乙肝流行率从1992年的9.75%降至目前的5.86%,5岁以下儿童感染率更是低至0.3%。"这一成就主要得益于乙肝疫苗的广泛接种。"崔钢强调。然而,我国仍有约7500万乙肝病毒感染者,30岁以上人群感染率仍维持较高水平。更值得关注的是,我国近80%的原发性肝癌病例与乙肝病毒感染直接相关。

面对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危害”目标,崔钢坦言我国仍有较大差距。他建议从两方面重点突破:一是坚持源头防控,二是创新医防融合模式。目前,海南省等试点地区已在病毒性肝炎防控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校园防控也成为本次会议的焦点议题。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副所长董彦会指出,乙肝在学生传染病中位列前三。他呼吁建立“家、校、社、医”联合防控机制,加强师资培训,完善校园监测体系。“乙肝疫苗是预防癌症的重要武器,其接种优先级应高于HPV疫苗。”董彦会特别提到,华药重组20微克乙肝疫苗是目前适合儿童青少年的重要选择。

在母婴阻断方面,河南省传染病医院副院长李广明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数据显示,乙肝疫苗剂量由5微克调整为10微克后,儿童阻断成功率明显上升。同时,出生后接种HBIG的儿童阻断成功率显著高于未接种者。李广明建议,孕妇应在24-28周启动抗病毒治疗,推荐使用TDF或TAF药物阻断母婴传播。

河南省疾控中心数据显示,2022年该省0-14岁儿童乙肝感染人数较2002年减少约70万人。

会议达成共识,消除乙肝危害需要构建“预防-诊疗-管理”闭环体系。一方面要继续扩大疫苗接种覆盖率,特别是加强校园接种和母婴阻断;另一方面要提升诊断率和治疗率,实现早发现、早治疗。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通过整合政策、技术、人才与科普资源,我国有望在2030年前实现消除乙肝危害的目标,为全球肝炎防治贡献中国方案。

如何医防深度融合?在会议最后环节“践行医防融合理念 培育社会共防意识”公共卫生论坛上,平顶山市疾控中心马西平主任、漯河市疾控中心贾孝提副主任、南阳市第六人民医院翟淑丽院长、南阳市疾控中心张玉超副主任、南阳市宛城区疾控中心刘喜成主任等专家结合本地实践,探讨了如何通过多部门协作、健康宣教、精准干预等方式推动医防深度融合,为构建全民健康防线提供可借鉴的经验。(青禾)

责任编辑: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