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有研究显示,我国约有75%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至少患有1种慢性病,43%老人同时患有2种及以上疾病。而就目前来说,中老年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包括带状疱疹、流感、肺炎球菌性疾病等。如何预防这些感染性疾病发生呢?在第39个“全国预防接种日”及“世界免疫周”期间,有关专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解答。
慢性病与带状疱疹“纠缠不清”
当下,我国中老年人“长寿不健康”的问题日益凸显,多病共存现象十分普遍。数据显示,约75%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至少患有1种慢性病,43%存在多病共存(同时患有2种及以上疾病)的情况。而带状疱疹、流感、肺炎球菌性疾病等感染性疾病,成为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杀手”。
其中,带状疱疹与慢性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的健康。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发的感染性皮肤病,超90%的成人体内潜伏着该病毒。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高发,加之年龄增长带来的免疫功能衰退,使得带状疱疹发病风险显著上升。据统计,约1/3的人一生中会患带状疱疹,我国50岁以上人群每年新发带状疱疹约156万人。
及早疫苗接种是预防首选
“年龄是带状疱疹最重要的危险因素,50岁以上人群尤其容易患病,且年龄越大,病情往往越严重。”国家区域医学中心、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王东伟进一步解释,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高发,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感染带状疱疹风险大增。感染后的神经痛不仅令人痛苦不堪,还可能与基础病相互作用,引发应激性炎症,导致血糖、血压、血脂波动,甚至诱发严重并发症。
更麻烦的是,部分症状容易与冠心病、心绞痛混淆,增加诊断和治疗难度。比如,带状疱疹沿肋间神经分布引发的胸痛,常被误认为冠心病发作,对于本身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感染后疼痛、焦虑等情绪还会诱发或加重心绞痛,形成恶性循环。
王东伟强调,对于慢性病人群,一旦感染带状疱疹,很可能导致原有慢性病加重,甚至增加死亡风险,且这类患者患病后痛感往往更强。因此,慢性病管理不能只靠患病后的治疗,接种疫苗是预防带状疱疹等疾病的有效手段,50岁以上人群更应尽早接种,增强抵抗力。
延时服务+精准科普,社区医防有了新实践
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社区成为预防接种的前沿阵地。据郑州市棉纺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金芝主任介绍,该辖区总人口79311人,60岁以上老年人达10365人,老龄化比例13.1%,尤其是几个棉纺厂生活区老龄化问题突出。
为落实“以预防为主”的理念,该中心积极开展工作,全科医生会根据居民健康状况评估推荐合适疫苗。而作为慢病管理定点单位,医生在开具处方时也会进行疫苗科普。
此外,为推进医防融合,该中心对计划免疫科进行改造,设立双通道动线,优化接种流程。同时,通过公众号、视频号、下社区义诊等方式加强宣传,在为儿童接种时也向陪同老人普及成人疫苗知识。
金芝表示,慢性病人群并非疫苗接种绝对禁忌,处于疾病稳定期的中老年人,可通过接种疫苗降低带状疱疹患病风险,接种前应咨询专业医生科学接种。值得欣慰的是,近两年该社区老年人接种疫苗比例逐步上升,公众“预防大于治疗”的健康意识正不断提高。(文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