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记者 刘高雅) “只是感冒发烧”却危及生命?——2024年曾出现因疟疾延误治疗导致的死亡病例。河南疾控《健康半月谈》通过一个真实诊疗案例,揭示输入性疟疾的隐蔽性,提醒从非洲、东南亚返乡人员务必警惕。
案例重现:发热背后的真相
村民阿强(化名)反复高烧39℃,还头疼乏力,后又冷得直哆嗦。在一乡村卫生院初诊排查流感(快速检测阴性),村医怀疑其症状像疟疾,于是追问其近期是否出国,患者透露3个月前从埃塞俄比亚返乡,于是快速给患者用诊断试纸(RDT)检测,结果显示阳性!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王丹说:“RDT阳性提示感染,但确诊仍需显微镜查见疟原虫。”
专家释疑:破除三大认知误区
王丹介绍,群众对疟疾常常存在三大误区——
误区一:回国超1个月不可能是疟疾。事实: 输入性疟疾潜伏期差异大,恶性疟中位潜伏期9天,间日疟可达42天甚至更长,2024年河南有归国1年后发病病例。
误区二:没有寒战高热就不是疟疾。
王丹说,当前60%输入病例症状不典型,可能仅表现为头痛、乏力、腹泻,极易误诊为流感或肠胃炎。
误区三:试纸阳性就能直接用药。
疟疾病例的确诊应该按照规范流程:RDT初筛、血涂片、镜检(确定虫种)、疫情网络直报、规范抗疟治疗。
紧急提醒:从这些国家返乡需特别关注
全球疫情数据(WHO 2024)显示疟疾年发病2.63亿例。死亡59.7万例,95%在非洲。
河南省疾控中心监测显示,2024年输入病例主要来自:非洲—— 刚果金、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东南亚—— 缅甸、印度尼西亚;美洲—— 巴西、委内瑞拉。
防控要点:记住“三要一不要”
要主动告知:就诊时必须说明境外旅居史。
要及时检测:从流行区返乡后1年内发热均需疟疾筛查。
要彻底防蚊:回国后继续防蚊至少2周,避免家庭传播。
不要自行用药:使用抗疟药需严格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