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孟蕾 摄
□聊城市妇幼保健院赵莉
疫苗接种像一道坚固的防线,为我们抵御各种疾病的侵袭。要确保疫苗接种达到最佳效果且过程顺利无忧,相关的护理知识不可或缺。
接种前:
充分准备,心中有数
在接种疫苗前,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至关重要。若正处于发热、急性疾病发作期或慢性疾病的不稳定阶段,建议暂缓接种,待身体恢复稳定后再进行安排。同时,务必将自己的既往病史,尤其是过敏史,如对某些食物、药物过敏等,详细告知医护人员,以便他们判断是否适合接种特定疫苗。
此外,提前了解所接种疫苗的相关信息,如疫苗的作用、接种程序、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做到心中有数,减少不必要的担忧。接种当天,穿宽松、便于穿脱的衣服,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操作。
接种中:
积极配合,严谨有序
到达接种地点后,要严格遵守现场秩序,排队等候。在接种前,医护人员会再次核对个人信息,并进行简单的健康询问,此时一定要如实作答。接种过程中,需放松心情,避免过度紧张。如果是儿童接种,家长要给予充分的安抚和陪伴,帮助孩子配合医护人员。
接种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按照医护人员的指示,露出接种部位。接种完成后,务必在现场留观30分钟,这是极为关键的环节。在留观期间,要密切关注自身的身体状况,如是否出现头晕、心慌、呼吸急促、皮疹等不适症状。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告知现场的医护人员,以便他们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
接种后:
细心护理,呵护健康
接种疫苗后,注射部位可能会出现短暂的疼痛、红肿或硬结,这属于正常现象,不必过于惊慌。一般情况下,这些症状会在1~2天自行缓解。在此期间,要保持接种部位的清洁干燥,避免沾水,以防感染。不要用手搔抓接种部位,以免加重症状。
部分人在接种疫苗后可能会出现低热,体温一般不超过38.5℃。此时,可以通过多喝水、适当休息来缓解症状。若体温超过38.5℃,或伴有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适量退烧药。
接种后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增强身体的免疫力。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忌饮酒。同时,要保持充足的睡眠,不要熬夜,帮助抗体形成。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接种疫苗后并不能立即产生免疫力,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发挥作用。因此,在疫苗的免疫效果尚未完全建立时,仍需做好个人防护,如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