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自体动静脉内瘘护理 做好日常自我监测

2025-04-15 09:18 来源:大河健康报

  □临沂市兰山区人民医院王俊慧

  自体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它通过手术将患者自身的动脉与邻近静脉吻合,使静脉动脉化,从而为透析治疗提供充足血流量。科学的护理与保养能延长内瘘使用寿命,保障透析治疗的顺利进行。

  自体动静脉内瘘维护很关键

  血液透析患者术后应密切观察内瘘侧肢体的血液循环,查看局部有无渗血、肿胀、疼痛加剧等情况。若敷料出现渗血,但渗血量较少,可适当压迫止血,并及时告知医护人员。若出现肿胀且伴有疼痛或麻木,可能提示包扎过紧影响血运,必须尽快处理。一般术后需抬高内瘘侧肢体,使其略高于心脏水平,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水肿,但应避免长时间受压。此外,严禁在内瘘侧肢体测量血压、抽血、输液等操作,以防损伤血管,影响内瘘的成熟。

  内瘘日常维护要点

  保持清洁干燥患者透析前用肥皂水清洗内瘘侧肢体,透析结束当日穿刺部位避免接触水,防止感染。

  正确操作透析穿刺时,应由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操作,采用绳梯式、扣眼式等合理穿刺方法,避免区域式穿刺造成局部血管壁损伤、瘢痕形成,进而引发血管狭窄或瘤样扩张。

  压迫止血每次透析结束后,压迫止血是关键环节,通常以食指和中指压迫穿刺点,力度以既能止血又能摸到内瘘震颤为宜。压迫时间15~20分钟,切勿长时间过度用力压迫,否则易导致内瘘闭塞。

  日常自我监测患者及家属要学会触摸内瘘震颤、听诊血管杂音,这是判断内瘘通畅的简便方法。每日检查2~3次,若震颤减弱或消失、杂音变低或听不到,提示内瘘可能出现血栓形成、狭窄等问题,需立即就医。同时,要留意内瘘侧肢体有无红肿、疼痛、发热,一旦出现这些感染迹象,也应尽快处理,因为内瘘感染若控制不佳,可能导致严重败血症,危及生命。

  生活方式调整生活方式的调整对内瘘的保养意义重大。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内瘘侧肢体提重物、剧烈运动,防止外力牵拉致血管损伤。但适度的握拳、屈伸等锻炼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血管弹性。

  在饮食方面,控制水分摄入,减轻心脏负荷,避免透析期间体重增长过多,进而减少对内瘘血流量的过度冲击。保证营养均衡,摄入优质蛋白,提升机体修复能力,利于内瘘维护。

  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与保养贯穿血液透析全程,需要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协同努力。严格遵循护理要点,时刻警惕异常状况,精心呵护这条“生命线”。

责任编辑:张龙(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