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正好,却有人“涕泪齐飞、喷嚏不停、痒到崩溃”——这是花粉症来袭的信号。记者昨天从天津市城市管理委获悉,市城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出招应对花粉过敏。
据市城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天津市春季三四月份的“树花粉”最易致敏,如杨树、柳树、悬铃木、松柏等;秋季则是狗尾草、蒲公英等“草花粉”高发期。传播方式有两种:虫媒花粉依赖蜜蜂、蝴蝶等昆虫,花艳味香,颗粒大,不易飘散,常见于桃花、杏花、月季等;风媒花粉颗粒小、量大、飞得远,容易进入呼吸道、眼睛和皮肤,引发鼻炎、结膜炎、瘙痒、哮喘等症状。
个人如何针对花粉过敏做好自身防护呢?据介绍,花粉高发期市民可牢记“躲、防、护、食”四字诀窍。躲,远离高风险时段,尤其中午前后,关注气象和花粉指数预报,尽量减少外出。防,外出佩戴口罩、眼镜、帽子,穿长袖衣物,居家保持通风卫生,衣物避免户外晾晒。护,发作时别揉眼、抠鼻、抓皮肤,用清水冲洗,保持肌肤湿润,穿柔软衣物。食,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少碰甜食、刺激物。
市城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从源头出招,科学选种、推广抑制花粉技术等,并加强公众科普,努力让“美丽春光”不再成为“花粉危机”。(记者雷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