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夜深人静时 如何远离睡眠障碍?

2025-04-09 08:36 来源:大河健康报

  □湖北省通城县精神病医院 吴海涛

  夜深人静之时,当大多数人沉浸在甜美的梦乡,却有一部分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或频繁醒来、早醒,这些都是睡眠障碍的表现。

  失眠是常见的睡眠障碍之一,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或早醒,且无法通过短暂的休息来缓解疲劳。许多人在睡前会陷入焦虑,担心自己无法入睡,这种焦虑加剧了失眠的程度,形成恶性循环。除了失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也不容忽视,患者在睡眠过程中会出现反复的呼吸暂停,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白天嗜睡、疲劳,长期下来还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睡眠障碍与精神健康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关系。

  长期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会引发一系列精神健康问题。例如,失眠患者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在夜深人静时,大脑本应进入休息状态,但失眠使得大脑持续处于兴奋状态,思绪纷飞,无法平静。这种持续的紧张和焦虑会逐渐积累,最终可能导致焦虑症的发生。同时,睡眠障碍还会影响大脑的认知功能,如记忆力、注意力和决策能力等。长期下来,患者可能会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能力产生怀疑,进而引发抑郁情绪。

  精神健康问题也会反过来加重睡眠障碍。患有抑郁症的人常常会出现早醒的情况,他们比正常人更早醒来,并且难以再次入睡。这种早醒现象不仅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也使得他们的抑郁情绪在夜间得不到缓解,进一步加剧了病情。焦虑症患者在睡前也会因为过度的担忧和紧张而难以入睡,即使入睡后也容易被噩梦惊醒,导致睡眠中断,使得睡眠障碍和精神健康问题相互交织,形成一个难以打破的恶性循环。

  面对睡眠障碍,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来改善睡眠质量,维护精神健康。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每天尽量保持固定的作息时间,即使在周末也不例外。睡前可以进行一些放松的活动,如阅读、听轻柔的音乐、泡热水澡等,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因为屏幕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影响睡眠。营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也很重要。卧室应保持安静、灯光柔和、温度适宜,选择合适的床垫和枕头,以提高睡眠的舒适度。此外,适当的运动也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但要注意避免在睡前进行剧烈运动。

  如果睡眠障碍持续存在,影响了日常生活和精神状态,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已被证明对失眠等睡眠障碍有很好的疗效。通过改变患者对睡眠的不合理认知和行为模式,帮助他们重新建立健康的睡眠习惯。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药物治疗,但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使用,因为长期使用安眠药可能会产生依赖性和不良反应。

责任编辑: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