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荣康医院段文涛
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抑郁症如同隐匿在暗处的幽灵,悄然影响着许多人的生活。它不仅是一时的情绪低落,更是一种需要被重视、理解与科学对待的精神健康问题。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患者常常陷入深深的情绪低谷,持久且无缘由地感到悲伤、绝望。他们眼中的世界仿佛失去了色彩,日常活动变得异常艰难。曾经热爱的事物,如今再也提不起兴致。那些曾经轻易就能完成的工作、学业任务,现在却好似难以逾越的高山。即便是阳光明媚的日子,他们内心依旧被阴霾笼罩,笑对生活成了一种奢望。
抑郁症有哪些外在表现?
身体变化患者可能出现睡眠紊乱。要么彻夜难眠,在黑暗中数着时间等待天亮;要么嗜睡不醒,似乎想用睡眠逃避现实。
食欲变化患者食欲也会失调。有人暴饮暴食,从食物中找寻短暂慰藉;有人则对美食完全失去兴趣,看着饭菜难以下咽,体重随之急剧变化。
精神变化患者往往注意力难以集中,出现记忆力减退、工作学习频频出错、思维变得迟缓、做决定时犹豫不决、对未来一片迷茫等现象。更有甚者自我否定严重,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满心都是愧疚与自责,仿佛所有的错都归咎于自身。
值得注意的是,抑郁症有着严格的医学诊断标准。专业医生会依据患者的症状持续时间、严重程度,综合心理测评、身体检查等来判断。一般来说,症状若持续两周以上,且对日常生活、社交、工作学习造成显著干扰,就需警惕抑郁症的可能。
面对抑郁症,误解却常常如影随形。有人认为患者“就是想太多”“太矫情”,这种错误观念给患者带来二次伤害,让他们在痛苦中愈发孤独,不敢袒露心声。事实上,抑郁症有着复杂的生理、心理成因,大脑神经递质失衡、遗传因素、长期压力积累、重大生活创伤等都与之相关。
如何治疗抑郁症?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常见且有效的方法之一,抗抑郁药物能调节大脑化学物质,缓解患者症状,为康复奠定基础。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在患者的康复过程中至关重要。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识别、纠正负面思维模式,重新构建健康认知。人本主义疗法给予患者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挖掘内在力量。
运动疗法适度运动促使身体分泌内啡肽、多巴胺等“快乐激素”,改善情绪状态,哪怕只是每日散步半小时,长期坚持都能带来惊喜改变。
另外,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家人与朋友的支持是那束穿透黑暗的强光。一个理解的拥抱、耐心的倾听、日常的陪伴,都能成为他们坚持下去的动力。社会层面,普及抑郁症知识、消除歧视,营造包容环境至关重要,让患者不再因患病而羞于见人,能坦然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