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患者在医院做增强CT或增强磁共振检查时,会被要求重新扎新的留置针,不少患者常常对此不理解。为何不能“一针”两用?这背后竟藏着关乎安全的重要考量。
知识点1:什么是增强CT/磁共振?
在医学影像检查中,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是两种常用的诊断技术,它们可以分为平扫和增强两种。
平扫CT/磁共振,是指在不使用对比剂(造影剂)的情况下进行的CT和磁共振扫描,适用于初步筛查和常规检查。
与平扫不同,增强CT/磁共振检查,需要向静脉注射一种特殊的药物——对比剂。
对比剂就像一位“高光笔”,能够使病变组织在图像上更加清晰地显现出来,从而帮助提高病变的检出率,适用于诊断、评估复杂病变。
知识点2:为啥不能用输液的留置针?
原因之一是承受不了高压注射。
增强CT/磁共振检查时,对比剂需要通过高压注射器快速注入血管,以达到最佳的显影效果。这种高压注射对留置针的材质、管径、长度等都有严格的要求。
普通留置针:主要用于输液,流速较慢,无法承受高压注射。
高压注射专用留置针:材质更坚韧,管径更粗,管壁更厚,长度更短,针座与导管连接处设计更紧密和牢固,能够承受高压注射带来的冲击力。
而如果不管不顾使用普通留置针进行高压注射,则可能会导致——
留置针破裂:对比剂外渗,造成局部组织损伤,如疼痛、红肿、破溃,甚至更严重的并发症;
图像质量差:对比剂流速不稳定,影响图像质量,干扰诊断。
除了承受不了高压注射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用输液的留置针存在安全隐患。
如果留置针在病房的使用过程中,出现过堵塞、弯折或者位置不当等情况,也会影响造影剂的顺利注射。或者由于留置针敷贴卷边、固定不牢,还会出现由于注射对比剂压力高而导致留置针脱出的情况。
因此,为了确保对比剂的快速、安全注入,增强CT/磁共振检查需要在患者比较粗直的血管重新穿刺,使用能够承受高压注射器的专用耐高压留置针。
知识点3:这三类人群更要重新穿刺
①天性好动的儿童:留置针很容易出现移位、脱出的情况;
②老年人:他们血管弹性较差,穿刺难度较大,而且血管也更脆弱,使用普通留置针发生外渗的风险更高;
③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他们的血管条件不好,一旦出现对比剂外渗,伤口愈合也会比较困难。
河南省肿瘤医院相关专家温馨提示:患者如要进行增强CT/磁共振检查,应根据预约单上时间提前到达置管处,配合医护人员进行留置针穿刺,并尽量减少穿刺部位的活动,避免留置针移位、弯折。此外,在进行增强CT/磁共振检查前,请务必告知医生自身情况,例如是否有过敏史、肾功能不全等;检查过程中,如有任何不适,也请及时告知医护人员。而在检查结束后,请多喝水,促进对比剂排出体外。(张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