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手机依赖 青少年心理正常发展的拦路虎

2025-02-12 08:49 来源:大河健康报

  □河南省精神卫生中心 张建宏

  如今,手机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大众利用手机进行学习、办公、娱乐的行为也越发常见。这也导致了手机依赖这一问题的出现,尤其是青少年群体中。然而,许多家长对孩子出现手机依赖的危害估计不足,认为“现在的大人都这样,孩子也这样”。事实上,手机依赖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存在诸多消极影响:

  有研究表明,过度使用手机,长期来看会对大脑本身带来损害,继而影响孩子的注意力以及其他认知功能。

  手机获取信息的渠道良莠不齐,而青少年对不良信息缺乏甄别能力,容易受到误导形成不合理的三观。

  有的青少年整日与手机为伴,甚至上厕所都要拿着手机,和父母、同学、朋友的关系处于疏离的状态,变得与家庭、环境格格不入。

  据笔者在心理咨询门诊的观察,许多青少年发生厌学、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都和过度玩手机有关,占比甚至接近50%。笔者也见到一些很遗憾的案例,比如寒窗苦读十余年升入重点大学的学生,因为手机依赖而出现多门挂科,以致最终退学的情况。

  手机依赖也是一种成瘾行为,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重视。那么,该如何应对青少年手机依赖这一问题呢?

  缺少父母陪伴和关注、生活在气氛动荡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手机依赖。家长要注意改善家庭气氛,多陪伴孩子。

  家长不能自己手机不离手,却给孩子大讲特讲过度玩手机不好的大道理。言传身教,家长自己要少玩手机,如在孩子写作业时可以在旁边看书。

  培养孩子的多种爱好,增加对真实世界的兴趣。

  节假日尤其要关注孩子手机过度使用问题。一到节假日,很多家长会放松对孩子玩手机的监管,这是十分不负责任的。家长有责任督导孩子对手机的合理使用,让青少年的规矩意识内化于心。

  很多孩子由于抗压能力不足,在面对挫折,如考试失利时,会通过玩手机的方式逃避。因此,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抗压能力。

  手机依赖行为不仅仅是孩子的问题,家长要和老师配合好,共同关注青少年的学习状况、身体状况、心理动态,做到未雨绸缪、预防为先。

责任编辑: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