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当千家万户沉浸在阖家团圆、欢声笑语的温馨氛围中时,在河南省妇幼保健院(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有一群人仍然坚守在岗位上,像往常一样,守护着她和他们。
助产士的不变坚守
春节期间,河南省妇幼保健院产科共迎来242个可爱的新生命。这些小天使的降临,不仅是家庭的希望,更是医护人员辛勤付出的最好见证。
“看到新生命平安降生,就是我最大的幸福。”助产士何淑娟的话,也是该院助产士共同的心声,虽然他们在合家团圆的日子里常常无暇顾及家庭,但新生命呱呱坠地那一刻的喜悦却足以填满这些遗憾。
手术室里的别样温暖
大年初一凌晨,该院新生儿外科主任黄华、医生黄泓玮结束了一台紧张的手术:一名出生仅一天多的新生儿从外院紧急接诊入院,并被诊断为肠扭转、肠坏死,必须立即进行急诊手术。
术前黄华评估患儿需要输血,可血袋里的血温度较低。时间紧急,为了能让孩子在手术中减少失温,黄华选择用自己的体温为血袋加热。
手术顺利完成后,患儿被及时转到新生儿科进一步治疗。可黄华等人却不能休息,在随后的两天里,分别又为两名患儿实施了急诊手术。如今,这两名患儿也已转回普通病房。
临时父母呵护新生
春节,新生儿重症监护科住院患儿人数依旧居高不下,病区需要机械辅助通气的危重患者有50余人。绝大多数患儿病情不稳定,需要医护人员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甚至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等新生儿抢救措施。
为此,所有医护人员跟平日一样,在做好查房、重点病人跟进以及危重患儿收治、抢救工作之余,也无微不至地进行着每一项护理工作:喂奶、换尿裤、吸痰、排痰、输血、换药、给穿刺困难的患儿置PICC……
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科医护人员来说,春节的坚守早已成为他们的责任和习惯。
特别的新年礼物
农历新年的第一天,天刚蒙蒙亮,医院的走廊里就传来了热闹的声音。
该院妇科盆底重建病区护士长侯影带领着一群白衣天使们,将一盘盘热气腾腾的水饺,送到每一位住院的病人手上。
“在医院过年,本以为会很冷清,没想到你们这么贴心,让我感受到了家的关怀。”一名患者笑着说。
高效的救治
大年初二,在新生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常规眼底筛查时,发现一名超早产儿出现急进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A-ROP),若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患儿将面临失明的严重风险。
发现这一情况后,该院眼科副主任医师荣军博博士团队与新生儿科主任董慧芳所带领的专家组迅速进行了联合诊疗,并成功为患儿实施了双眼玻璃体腔注药术。
此次救治过程,全院联动机制发挥了关键作用,也再次彰显了该院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和治疗方面的地位。
守护口腔健康
接诊患者323人次,其中儿童青少年龋齿及牙齿矫正患者占比超过60%……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长假,该院口腔科医护人员也不停歇。
据口腔科主任孙舒寒介绍,很多家长会趁着假期带孩子看牙,还有一些学生也选择在假期进行牙齿矫正。与此同时,节日期间,走亲访友、聚餐聚会增多,饮食结构发生变化,加上作息不规律,容易诱发各种口腔问题。
“口腔科进行了提前部署,合理安排医护人员值班,确保节日期间患者都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孙舒寒说,除夕当天,他们还为一名斯里兰卡国际友人解除了牙疼困扰。
专业支持与守护
只要有手术,就有他们的身影。对,说的就是手术麻醉科的医护人员。
术前,他们精心评估患者状况,制定个性化麻醉方案;
术中,他们全神贯注地监控患者生命体征,确保手术安全进行;
术后,他们细心护理,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手术麻醉科的专业支持。
筑牢医院安全防线
新春佳节,万家团圆之际,该院消防监控室6名值班人员24小时值守在监控室,用“火眼金睛”守护着全院的消防安全与治安秩序。
“屏幕前的坚守,是为了让医患都能安心过年。”他们用责任与专业筑起生命财产的“防护墙”,让节日的红灯笼映照出更温暖的平安底色。(何剑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