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民医院 医学影像科 张璐
日常生活中,辐射无处不在。从阳光照射到手机信号,从地壳中的天然放射性物质到宇宙射线,辐射早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然而,谈到影像科检查中的“核辐射”,许多人会感到紧张甚至恐慌。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生活中的辐射,以及医学影像检查的辐射到底“可怕”在哪儿。
生活中的辐射:日常接触的“熟悉面孔”
我们生活的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天然的辐射场。生活中常见的辐射来源包括:自然辐射:地壳与宇宙的馈赠。
地壳中的放射性物质:如钾-40、铀、镭等,它们分布在土壤、水和建筑材料中。
宇宙射线:来自太阳和银河系的高能粒子,尤其是在高海拔地区更为显著。
人为辐射:现代科技的副产品。
电子设备:手机、电视、Wi-Fi路由器等产生的电磁辐射,剂量较低,对人体影响微乎其微。
机场安检和飞机旅行:飞行时的高空辐射暴露更明显,但短时间内剂量仍低于危险阈值。
食物中的辐射
许多食物含有微量放射性元素,比如香蕉中的钾-40,日常食用无碍健康。
这些日常辐射量是多少?
据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的统计,普通人每年受到的平均天然背景辐射剂量约为2.4毫西弗(mSv),而乘飞机跨洋旅行一次的辐射量约为0.05-0.1 mSv,相当于拍摄一次普通胸片。
影像科检查中的辐射:认识它,才能科学对待
在医学影像学中,确实有部分检查需要用到电离辐射,但它们的剂量在安全范围内。以下是几种常见检查及其辐射暴露量的比较:
X线检查(如胸片、骨折拍片)
辐射剂量:一次胸片检查的辐射量约为0.02 mSv,相当于2-3天的自然背景辐射。
主要用途:骨折诊断、肺部筛查。
CT(计算机断层扫描)
辐射剂量:头颅CT约为2 mSv,胸部CT约为7 mSv,腹部CT约为8 mSv
优势:三维成像,诊断更为精准,尤其在急诊和肿瘤随访中不可或缺。
剂量对比:即使是腹部CT,辐射量也仅相当于普通人一年的背景辐射。
介入放射学
辐射剂量:因手术时间不同,剂量差异较大,可能达到几十毫西弗,但手术室均有严格的剂量监控措施。
其他无电离辐射的影像检查
超声和MRI:完全没有电离辐射,安全性极高,可以放心选择。
辐射的安全界限:如何评估影像学检查的风险?
ICRP的推荐剂量限制:职业暴露人员每年的辐射剂量不得超过50 mSv,而普通公众每年的额外剂量限制为1 mSv。
医学影像剂量的安全性:影像检查的辐射量远低于职业暴露的限值,更无需对偶尔进行的医学检查感到担忧。
防护措施:做个明明白白的患者
尽管影像检查的辐射剂量低,但在必要时采取防护措施依然重要。
遵循医嘱:医生会根据病情选择最适合的检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扫描。
使用防护装备:如铅围裙和颈部护罩,能有效减少身体其他部位的辐射暴露。
儿童和孕妇的特殊防护:对于敏感人群,影像检查需更加慎重,必要时选择无辐射的替代方法。
理性看待医学影像检查
辐射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它的误解和无知。医学影像检查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做好防护措施,患者完全可以安心接受检查。身在“辐”中,让我们知“辐”、用“辐”,为健康服务。